花椒(Chinese Pepper)
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为花椒,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作为中国特有的香料,在明末辣椒传入中国以前,花椒就已与姜、茱蔡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花椒树因为结实累累,香气浓郁,因此被古人视作多子多福的象征,并用它祭祀祖先、迎神、驱疫、花椒按其颜色青绿色、麻味较强,有一种特殊的清麻香味,多用于麻味较重的菜品,如“火锅”“水煮鱼”“毛血旺”等,红袍椒属于较大众且运用最广的一种,狗椒由于其色泽、香味、麻味都较差,含籽多,所以一般不用或少用。
花椒味辛性温、能温中散寒,在烹调中具有异味增香味的效用,还能与辣椒、盐等调料综合形成一种麻辣醇厚的复合味。花椒除了味道好可作为调味料之外,其药用功效也很重要,如开胃、健脾、理气、止泻、驱除蛔虫、治风湿、关节炎、呕吐、腹泻、感冒、牙痛,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局部麻醉止痛,可促进性机能作用、抗衰老、增强内分泌腺机能等。
选用花椒时注意以粒大均匀,气味麻香浓郁,籽少或无籽全干品为佳。购买花椒时,买整粒的比买粉末要好,因为磨成粉末的花椒香味容易散失。整粒的在使用前,先放在干燥的锅里用最小火加温烘炒,花椒里的油质因遇热挥发出来,再碾碎或磨粉以烹调菜肴。
花椒最忌潮湿,宜用透气性能好的麻布袋存在干燥通风处,颗粒在密封状态下可储放2年之久。
作为中药,花椒是中医大夫的常遣之品,其用途相当广泛,且历史颇为悠久。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成书于公元200年的《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明代李时珍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谓:“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人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波数,足弱、久痢诸症”,可见花椒的药用之广,古人即已认识。 然而。花椒与多数中药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能人药法疾,为人类健康服务;还广泛介入人们居家日用,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出力。
早在汉代,后妃宫室就有以椒涂壁的习俗,取其芬芳、温暖、多子之义。故而后世便有以椒房代称后宫者。现代民间流传甚广的《十三香歌》把花椒列为“十三香”之首,作为调料,花椒更为职业厨师和家庭主妇所青睐,尤以川菜中使用最为广泛,不过花椒的日用,又绝非只是调味,现介绍几种日用方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1、 油炸食物时,热油易从锅内溅出,此时,放进几粒花椒,沸油即不外溅。
2、 呢绒衣料在裁剪后,洒一些花椒水,用熨斗烫干,可防虫蛀。
3、 把味浓的新花椒用纱布包好,放入衣箱中可防虫蛀;置入米缸,可防米生虫。
4、 把花椒卷入皮毛内可防皮毛被虫蛀。
5、 胃口不好时,吃些花椒粉,可开胃增食。
6、 诸虫入耳,只要滴入少许花椒油,虫即自出。
花椒含营养成分很高,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25.7g、脂肪7.1g、糖类35.1g、粗纤维8g、钙536mg、磷292mg、铁4.2mg,还含有芳香油,含量可达4%~9%。花椒果实除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味芳香性药物,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相传中国古代曾把花椒等香料当作延年益寿的秘药。在战国时期,花椒已是当时制作香袋的主要原料之一,并认为花椒有辟秽消毒、避免疾病传播的作用。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温,有小毒,有去寒、顺气、止痛、驱虫、利尿、消肿、坚齿及促进食欲等功效,可治疗消化不良、胃腹冷痛、慢性肠胃炎、慢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霍乱、牙痛等症。据《医醇 义》上记载:用“椒目瓜篓汤”,随症加减,对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等症,均有良好效果。据现代医学实验,花椒所含挥发芳香油,对炭疽杆菌、溶血性琏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杆菌和对皮肤某些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http://www.dhphj.net/hjjd/hjzs.asp||
花椒形状球形,椒皮外表红楬色,晒干后呈黑色。有龟裂纹,顶端开裂。内含种子一粒,圆 形,有光泽。花椒含有柠檬烯、香叶醇、异茴香醚、花椒油烯、水芹香烯、香草醇等等挥发 性物质。具有独特浓烈香气。 花椒在中药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花椒。以其独特的香味和麻味,并且有去除异味的作用,而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生活申的重要调料。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知道食用花椒了。
花椒,古名椒、椒聊等,属芸香料,是我国原产的一种干、枝、叶、实具浓郁辛香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最初野生于我国中西部,现在广泛分布我国南北各地。果皮名椒红,种子名椒目。由于果皮暗红,密生粒状突出的腺点,犹如细斑,花椒之名由此而来。《诗经》中就有“有椒其馨”的诗句。
我国花椒的利用,最初是作是敬神的香物。这见于《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逝,越以酸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诗里讽刺那带着饭锅远行的女巫,竟不务以椒供神之业,而将花椒赠送人。直到战国时期《离骚》:“巫咸将夕将兮,怀椒糈而要之。”说的是巫咸神将于今晚降临,我准备花椒饭供他。说明当时楚人仍然习用花椒亨神。同时楚人又首开椒酒之风,并用花椒合泥涂室,取其温暖又能消除恶气。这就是《九歌东皇太一》云:“奠桂酒兮椒浆”和《九歌湘夫人》所记:“播芳椒兮盛堂”的情景。
以椒入酒。是荆楚风尚。汉代崔寔以《四民月令》载:“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癸己无日》诗中写道:“西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以椒涂室,亦是古楚民朴素利用之举,但到汉代,汉室后宫用花椒涂四壁,大修“椒房”,《汉官仪》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取其温也。”椒房从此得名,另有一说,是取花椒多子之意也。明代和尚宗林《花椒》诗云:“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宫中;鼎餗也应加此味,奠教姜桂独成功。”上半首写花椒树结实情况,下半首是赞美花椒的香气,一是可以涂在皇室后宫的壁上,二是作调料能与生姜、肉桂媲美。
花椒作为济世药物和调味佳品,首见于三国时代陆玑《毛诗草木疏》:“椒聊之实……蜀人作茶、昊人作茗,皆合煮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间有椒谓之竹叶椒,其状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也。可著饮食中,又用蒸鸡肠最佳香。”花椒入药最早见于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认为花椒可以“坚齿发”、“耐老”、“增年”。李时珍曾用“椒红、茴香、枣肉”治愈一位年高七旬老妇的腹泻病,这位老妇有五年的病史,“百药不效”。
将花椒叶、实作为不可代替的调味品,还见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干而末之,亦足充事。”明代米捕《救荒本草》:“采嫩叶煤熟,換水浸淘净,油盐调食。颗(粒)调和百味俱香。”由于花椒作调料能可以增添菜肴的淳香,去腥增鲜,使菜肴味道格外香美,自古至今,花椒与我国人民的生活一直紧密联系。民间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山东孔府,午餐时食欲不振,当时满桌山珍海味的菜他都吃不下,随行人员急得团团转,恰好这时有人送来一些新鲜的绿豆芽,厨师在无可奈何之下,随即炒了一盘“油泼花椒豆芽”献上去。方法是先将鲜嫩绿豆芽用开水焯一下,而后用几粒花椒爆锅,再把豆芽下锅炒几下即起锅。乾隆从未见过这黑色的花椒粒,就问随行人员道:“这黑色的东西是何物?”答曰:“是花椒,用来提味的。”乾隆出于好奇,随手用筷子夹了一些尝了尝,顿觉这道菜清香淡雅,脆爽可口,马上胃口大开,食后,大加称赞。从此,“油泼花椒豆芽”便成为孔府一款开胃名菜。另外,四川麻婆豆腐和麻辣豆腐,主要调料之一是花椒。
花椒作为一种香料,是烹饪中著名的调味佳品,因其用量极大,名扬海内外,为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物质,到明代我国花椒內销日盛,并因郑和下西洋,而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我国花椒以栽培种为主的现代分布格局,即因之而逐步地形成。法国潜水员雅克。丘马,在毛里求斯海岸的一次潜水中,发现了一艘366年前沉没的荷兰船,很巧,船仓里有花椒、肉豆蔻等香料。把它们打捞上来一闻,嘿!它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香味。所以说,花椒的香味,至少可保留366年。
花椒抗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是山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具有显著的保持水土作用。花椒树生长周期短,一般定植2—3年即可开花结果,一般栽种三年的花椒树,如管理得当,每株可年产花椒O.5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可观。由于花椒属于灌木和小乔木,树形为丛状,树冠小,根系浅,枝条密,病害少,又不分泌对果树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而且树体上下密长着坚硬的刺,做果园绿篱墙最为经济合适,它既能与果树同步生长和结果,又不与之争水、争肥、争光,况且少互传病虫害,不用精心管理,就可得到经济和防护效果。
花椒除了果皮是小餐大宴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外,种子黑亮清香,可榨油,椒油既可食用,又能作为肥皂、油漆、润滑等工业用油。顶尖、幼叶、嫩枝还可采摘下来作蔬菜,是当今走俏的纯天然食品。花椒树干质地坚硬,突起别致,是制作手杖、伞柄、雕刻工艺品的珍奇选材。花椒树根,芳香耐朽,是难得的根雕艺术上乘用材。若独出心裁用花椒树制作盆景,則别具风韵。上盆2—3年便可在观赏者面前展示枝叶繁茂,树青果红,似花团锦簇的神采,既与众不同,又具自我保护能力。
药材描述
拼音: HUA JIAO
拉丁: Pericarpium Zanthoxyli
别名: 秦椒、蜀椒、南椒、巴椒、汉椒、川椒
药用部位: 成熟果皮
产地: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
采收: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
加工: 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
药性: 温
药味: 辛
归经: 归脾、胃、肾经
功能: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毒性: 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