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获得相应免疫力:预防接种后,大多数接种者都能获得针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力。
3.预防接种副反应:预防接种对人体来说,是注入异物,一些接种者会因此发生种种不良的反应,即疫苗接种副反应。
预防接种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是由于疫苗本身的理化特性造成的反应,一般反应有:发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等。一般反应中还有一类称为加重反应,加重反应在性质上仍属一般反应范畴,只是表现为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加重。
一般反应只要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一般都无严重后果。
异常反应发生在极少数被接种者中、与一般反应有一定联系,其发生与疫苗的种类及被接种者个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密切联系。异常反应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局部化脓、晕针、过敏等。异常反应与一般反应的性质和表现不同,程度比较严重,一般需要到医院进行适当治疗,多数人可以痊愈。
3.偶合症:预防接种后,也有接种者会罹患各种疾病,但多数疾病的发病时间与预防接种时间只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并非因果关系。比如某儿童在流感的潜伏期内接种疫苗,不久发生流感症状,家长很容易将流感与预防接种联系起来,误以为是预防接种导致的。这种情况称为预防接种的偶合症。偶合症按疾病的正常治疗方法进行诊治。
为了掌握上海市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全市建立了预防接种后反应的三级报告系统。如果在预防接种后发生非正常情况(不管是副反应还是偶合症)都应及时报告接种单位,由接种单位进行登记判断和向上级机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