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佛寺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白马寺

参考资料:||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一座佛寺,有"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白马寺在洛阳市东12公里,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传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神,从西而来,飞绕殿庭。于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佛像。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洛,翌年建寺,遂以白马为名。

唐代时规模宏伟,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予以重修,大体上奠定今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殿内造像以大雄殿内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最珍贵。此外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经台等古迹。

寺中的大佛殿内高悬一口大钟,洛阳八大景这一的“马寺钟声”即由此而来。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这只大钟,钟声会响遍方圆十里,经久不绝。更奇妙的是,由于音律相同,只要钟声一响,远在25华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应声而和。每年元旦零时,都要在这里举行流传上千年的撞钟迎新年活动。

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学术界众说纷坛,至今未能统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六说。

“先秦说”。此说以晋代王嘉《拾遗记》的记载为依据。据载,燕昭王七年(前3O5),印度有道术人名尸罗,历经五年,千里跋涉来到燕都。清代有学者认为,这是“佛法入中国之始”(《茶香室丛钞》卷十三)。以上文所述,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方始外传,而公元前四世纪已有印度僧人来华,显然是讲不通的。唐代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根据《列子仲尼篇》“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之语,断言“孔子深知佛为大圣”,即春秋时代已有佛教传入。而考诸中印古代史料,佛祖释迎牟尼仅长孔于十余岁,比孔子早死数年,两人是同时代人。孔子在世时,佛教也尚处初创阶段,因此说孔子知佛也是靠不住的。

其余五说为“秦朝说”、“西汉武帝时期说”、“西汉末说”、“四汉末东汉初说”和“东汉初说”。前二说因为史料不可靠或不够允分,未受到学术界特别重视。后三说四年代相近,又都有正史、野史材料作证,各执一辞,难分高下。其中尤以“东汉初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佛教界一直有汉明帝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相传在东汉永平七年(64),明帝梦见神人身披金光飞于殿前,第二天,他就向大臣询问此神的来历。太史傅毅回答说:西方有一位名叫“佛”的神仙,陛下梦见的恐怕就是他。明帝十分羡慕,就派蔡愔、秦景等人到西域求佛法。三年后,他们到达西域的大月支国,遇到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华。迦叶摩腾、竺法兰接受了邀请,携带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来到洛阳。明帝特意建造白马寺供他们居住。在寺中,二位高僧译出《四十二章经》,一般认为这是中土最早的佛经译本。自西晋以来,汉明帝求法说,一直在佛教徒中盛传不衰。但现代佛教史家却颇怀疑其人其事,理由是:一,所谓感梦遣使之说,显然是带有神奇色彩的传闻。二,汉明帝求法的年代,说法很不一致,如感梦之年有永平三年、四年、七年之异,遣使之年有永平七年、十年、十八年之别,说明没有可靠的材料可资定论。三,明帝派遣的使者也有多种说法。有说出使者为张骞、秦景、王遵;有说蔡愔、秦景同行,或秦景、王遵同去。总之十分不确切。四,对佛经的传译也颇多疑问,如《四十二章经》是否汉代所译?是译本还是抄本?译者到底是谁?都无法定论。

纷繁诸说,都不是出自凭空臆造。要定出一说,也实非易事。目前一般流行的说法是佛教在两汉之际即公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