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如何种植?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栽培技术

1、到货处理:货到后应立即开箱,处理任何有可能出现的软腐病,在用手接触种球前要先洗手,

处理软腐病球后也需洗手以免细菌传播。下栽之前放在穴盘中或透气性较好的托盘上晾晒几天,使碰伤的伤口愈合。

2、 生产时间安排:开花日期与上盆时期、种球大小和品种有关,温度较高且日照时间长可促进生长。

开花所需的时间(周)

生长季节 11月-翌年2月 2月-5月

需要的天数 始花 盛花 始花 盛花

阳光 10 11-12 9 10-11

火焰 10 11-12 9 10-11

宝石 9 10-11 8 9-10

红玉 9 10-11 8 9-10

紫玉 8 9-10 7 8-9

3、 下栽:种球下栽时,注意下栽深度,一般球上需盖2-3厘米厚的基质,圆的一面向下,芽朝上,大盆较易管理。周长18厘米以上的,,建议用15厘米或17厘米的花盆种植。球越大,成花数越多。

4、 基质:透水性好,pH值:6—6.5(最佳孔积率为20%±5%), 泥炭需用粗泥炭。基质的好坏会影响到病害的发生。

可用进口的彩色马蹄莲栽培专用基质。

5、 环境控制:通风要好,湿度可以略高,光照必须充足,但盛夏需加30—50%的遮阴。高光照利于

于矮化植株,减少激素用量。各个阶段温度要一致,避免出现极端条件。

不同阶段所需温度推荐如下:

第一阶段:开花前,白天温度24℃,夜间18℃。此阶段要施用激素处理。

第二阶段:从花芽分化到花上色,白天温度18℃,夜间温度:10—13℃。

温度控制及通风:平吹风,使室内空气流动起来,湿度不宜过低,否则叶子宽度生长受影响,活力不足,芽数减少。

6、 浇水:保持基质湿润,避免过干过湿,忽干忽湿会伤根、染病。所用水质要好,EC值要在1.5

以下。

7.施肥:在下栽后的2周内,要保持肥力,基质中预先掺入可以持续10—20天的氮肥和钾肥更为

理想。切忌出现基质过干,以防盐份积累,2周之后可以固定使用彩色马蹄莲专用配方肥。要避免用铵态氮肥。如果植株生长不太理想,应减少施肥量。注意,为了保证花的品质,提高抗病能力,每立方码的基质中还应掺入3磅的石灰石和3磅的白云石。

8、 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实际情况施用,注意在生长前期施用。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有:高温、光

照、可见光照的时间长度,氮肥施用量,植株密度,通风等。

9、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疾病一旦爆发则极难控制。首先保证球的质量。控制病害主要是指三种

病害:丝核菌、欧文氏菌和水霉菌。用一种药控制不了所有上述病害。可用几种药交叉使用。

12、10.温室消毒:只要发现染病植株应立刻拔掉清除。消毒非常关键,尤其是连续生产更应作好消毒工作,以免发生腐烂病,消毒要彻底,还需控制真菌蚊子和水蝇。

13、11.昆虫防治:由于真菌蚊子和水蝇传播细菌和疾病,因此要严加防范。通常马蹄莲对的叶面喷施杀虫剂不会受到什么伤害,按照说明上的使用量施用都较安全,还要注意严格控制白粉虱,蚜虫和蓟马,抽芽后,若发现有昆虫虫卵蚕食叶片应立刻用杀虫剂进行灌根处理。

要严密监视欧文氏菌感染情况,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将病株拔掉清除,以免病菌传播

马蹄莲栽培十一要点

1、 订购国外高质量的大规格种球,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下栽前晾球,吹风干燥处理;

3、 下栽时,上盖2-3厘米厚的基质;

4、 要使用孔积率较大,透水性好的基质;

5、 各个阶段都要控制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

6、 浇水要适宜;

7、 遵照施肥指南施肥,避免施用铵态氮肥;

8、 作好栽培记录,注意株高控制和激素的使用;

9、 及时作好病虫害的预防;

10、保持温室内的清洁卫生;

11、注意控制真菌蚊子和水蝇以及其幼虫。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