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冬需注重哪“三养”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老年人由于机体的抵抗力低,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要安全度过寒冷时节,就应该有针对性地注重以下三养:

一、养体。养体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冬季锻炼不宜起得过早,宜在太阳出来时,做活动量较大的动作,如慢跑等,出微汗即可。老年人在入冬前应加强室外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每天坚持冷水洗脸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自我保健。每天坚持按摩迎香、太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二、养肾。中医认为,肾主水属冬,因此每当冬季来临之时,正是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冬寒应如何做好养肾护精呢?一是辨证用膳,以补精温肾。补肾应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肾阴虚者,常见肺热、咽燥、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舌质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肾阳虚者,常见有畏寒肢冷、神疲萎顿、腰酸耳鸣、舌淡胖等症状,应选用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肉桂等。二是坚持按摩、以祛乏护肾。鸣天鼓耳:两手掌紧贴两耳,压紧外耳道,然后以中指和食指交替弹击后脑,每日2次,每次30次以上。“肾开窍于耳”,此法则护肾益耳。三是节制房事,节精保肾。《寿世保元》中说:“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流失过多,会有碍“天命”。

三、养眼。冬季气候干燥,破坏滋润眼球的泪膜形成。而角膜减少供养,失去保护,再加上老人气血虚衰,无津上润易导致干眼病。老年人预防干眼病,应减少看电视时间,每晚不超过1~1.5小时;改善环境,防止干燥;按时做眼保健操;用眼时,增加眨眼次数;避免强光刺激,过段时间就应闭眼休息片刻;还应该注意多饮水,多吃水果。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