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华北只有五台山最高.
五台山风景优美,文物荟萃,寺庙云集,物产丰富,气候凉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和宗教圣地。
五台山位于五台县之东北,环周250公里,在重峦叠嶂之中,有五座山峰耸立于苍天白云之间,峰顶宽阔平坦,形如垒土之台,所以叫五台,山由此而得名,县由此而易名。
五台山山势高峻突兀,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是清水河、滹沱河的源头。景色以雄壮瑰丽为主,亦有幽静古朴之处。真是“山中景趣君休问,谷口泉声已可人”。五台山的自然风光集中在五个台,东台望海峰以观日出望大海闻名;南台锦绣峰以鸟语花香著称;西台挂月峰则以见月似银盘徜徉在岩壁间而神奇;北台叶斗峰除可仰视斗杓观星宿方位外,还以“风云雷电,出自半麓”而令人惊叹;中台翠岩峰乃四台山脉之源,石岩奇丽,碧翠生辉,景色非凡。五座台顶之内,地势开阔,涧泉清流,常年不息。其间山峦起伏、溪流环绕,寺庙建筑穿插其中,楼台佛阁散布其间,一派佛国景色。正如前人所述:五台山有华山一样的险峰,有黄山一样的奇松,有庐山一样的云雾,有衡山一样的挺峻。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五台山夏无酷暑,盛夏时节,平均气温在20℃左右,凉爽如秋,又称“清凉山”。
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李渊在起兵反隋时,就对佛许下大愿,说当了皇帝,一定大弘三宝。武德二年(619年)李渊便在京师集聚高僧,立十大德,管理僧尼事务。唐太宗即位后,重兴译经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3000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
武则天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非常重视佛教的作用。长寿二年(693年),名僧菩提流志等新译《宝雨经》,称菩萨现女身,为武则天上台大造舆论。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自称“神游五顶(清凉五台山的五大高峰)”,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竣工后,命大德感法师为清凉寺住持。这是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五台山由此发展成为名山圣地。
李白和杜甫行到此处,都留下了诗篇,杜甫在《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中这样感悟五台山: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高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幸,飞动催霹雳。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摧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佛寺是五台山之精华。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已有寺庙,后经历代修建,隋唐时成为佛教圣地,名扬四方。现存寺庙50多座,宏伟壮丽,众多珍贵精美的雕刻、彩画、塑像瑰丽夺目,堪称佛教艺术的宝库。
参考资料:http://www.sxly.org/pic1/jd8.asp||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9/08/ba***********_14060908084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