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常见的眼病、其病因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传染性: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的结膜炎。可经空气、灰尘、水或污染的手、毛巾、用具等途径传染而来,也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波及,如眼睑、泪器、角膜、眼眶等的炎症。
(二)非传染性:由机械性、物理性(热、辐射、电)、化学性(酸、碱)等物质的刺激而来,也可因过敏反应而引起,如泡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药物过敏性结膜炎等。
其按病情及病程的不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真菌性及变态反应性等。
细菌性结膜炎(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引起结膜炎的细菌有多种,常见的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嗜血流感杆菌等。传染性较强的细菌主要为淋病奈瑟氏菌和脑膜炎球菌。细菌病原体可来自于眼睑,泪道及角膜(内途径),也可通过手眼接触、性传播及接触镜等感染(外途径)。至少有50%以上的正常人结膜囊中可以分离出细菌,其中某些为条件致病菌。
一 急性细菌结膜炎(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急性细菌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细菌性结膜炎,常见于春秋季,多数为散发性病例,但在特殊人群中,如幼儿园,寄宿学校,或大学校园内也可呈流行。
(1)、病因成人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Koch-Weeks杆菌。儿童最常见致病菌为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2)、临床表现炎症潜伏期一般为1-3天,急性起病,症状重,结膜充血明显,结膜囊常有大量脓性和粘脓性分泌物,重症患者结膜有假膜形成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不适等(肺炎球菌和Koch-Weeks杆菌)。耳前淋巴结肿大者极少见。5岁以下儿童,嗜血流感杆菌性急性结膜炎的发生率较高,病程较长,并可出现结膜下斑状出血及角膜缘的浸润。
(3)、诊断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膜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有利于明确病因诊断和指导选择敏感性药物。对于儿童及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注意全身症状。
(4)、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本身具有自限性,常在两周痊愈,但是对于重症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角膜炎或结膜瘢痕形成,因此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应该给予正规的抗菌治疗。
①局部用药:一般首选广谱强效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或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托布霉素等),或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
的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急性期采用频繁点药的方法:每1-2小时一次,连续24-48小时,之后根据病情调整次数。结膜囊分泌多者,可进行结膜囊冲洗
②全身用药:对儿童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或伴有免疫功能障碍患者应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
二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super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是一种发病极为迅速、传染性极强、对组织破坏性很大的化脓性结膜炎。应作为眼科急症处理的眼病。
(1)、病因 以淋病奈瑟氏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较为少见,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偶见。婴幼儿主要经产道分娩感受染,成年主要通过性传播而感染。
(2)、临床表现 发病极为迅速,婴幼儿常在出生后2-3天发病,结膜重度充血,水肿明显,结膜囊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脓漏眼),常伴眼睑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以及角膜缘区的浸润。对于婴幼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发生角膜环行脓疡,甚至角膜穿孔,导致眼内炎。部分重症患儿可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或败血症发生。
(3)、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多数由自身或他人的尿道分泌物污染眼部而导致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3天,单眼或双眼发病,病情发展极为迅速,表现为眼睑的充血水肿,球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及假膜形成,结膜下可见点状出血,多数患者伴有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甚至淋巴结脓肿。结膜囊大量脓性分泌物(成人脓漏眼),角膜受累时。可发生点状角膜上皮缺损,角膜基质的环形浸润,甚至角膜溃疡穿孔,发生眼内炎。
(4)、诊断 根据淋病病史,临床表现及微生物学检查即可诊断。对于婴幼儿患者,应注意其父母病史的采集。
(5)、治疗
①局部治疗:首先用生理盐水或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彻底冲洗结膜囊,尽量冲净分泌物,必要时可反复冲洗多次,冲洗时注意将患者头部偏向患眼侧。眼局。 部频繁滴用抗生素眼液,常用抗生素有5000-10000单位/毫升青霉素或0.1%利福平、0.25%氯霉素或杆菌肽眼液,睡觉前结膜囊内涂用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膏角膜穿孔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行角膜移植手术。
②全身治疗:新生儿给予青霉素G,按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两次静滴,或按10万单位/公斤体重,分4次肌注,连续7天。对耐药者给予头孢三嗪(菌必治)25-50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连续7天。成人患者给予大剂量青霉素肌注或头孢噻肟钠500毫克静滴,每日4次,或选用头孢曲松1克静滴每8-12小时一次,疗程一般在5-7天。
约有30-40%的患者会伴有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可给予口服四环素(14岁一下儿童避免使用)、红霉素、强力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如患儿的父母有淋球菌感染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局部和全身治疗。
三 慢性结膜炎 (chronic conjunctivitis)
为眼科常见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膜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多为双眼患病,病程呈迁延状态。
(1)、病因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二种,后者较前者更为多见。
感染性因素 可以是微生物导致的急性炎症迁延而成,也可是毒力较弱的病原体直接引起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病原有细菌(如摩-阿(Morax-Axenfeld)氏杆菌、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和病毒(如腺病毒等)。在眼或全身免疫力下降的个体,感染性慢性结膜炎更容易迁延不愈。
非感染性因素 与环境和生活中的众多因素有关:1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如风沙、烟尘、强光、挥发性气体等;2 卫生条件不良、烟酒失度、睡眠不足及长期使用眼部化妆品等;3 伴有慢性睑缘炎、屈光不正未得到矫正、泪道阻塞等;4长期滴用抗生素眼液、抗青光眼药物、滴眼中的防腐剂刺激等。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数患者主观症状超过临床体征的程度。主要症状有眼痒,干涩,异物感、眼睑沉重及视力易疲劳等。临床体征常无明显特异性,一般轻度炎症者表现为睑结膜慢性充血,乳头增生,病程较长者则结膜肥厚,结膜光泽差,血管纹理模糊及少量粘性分泌物;泪道阻塞引起的炎症者往往泪阜肥厚,慢性充血,内眦部常有少许粘性或粘脓性分泌物;摩-阿(Morax-Axenfeld)氏杆菌导致的炎症好发愈外眦部,局部充血,眦角睑缘糜烂,伴有泡沫样分泌物;睑板腺功能不良导致的炎症,除结膜充血,乳头增生外,泪液脂质成分异常,导致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
(3)、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确定致病因素往往不易,需要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微生物学检查及泪液检查等。
(4)、治疗首先确定致病因素,加以去除。改善卫生条件,去除环境污染因素、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睑缘及泪道的炎症、矫正屈光不正等。
对感染性炎症,可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眼液治疗,如硫酸眼液治疗摩-阿(Morax-Axenfeld)氏杆菌引起的炎症,葡萄球菌选用利福平药物等。非感染性炎症以去除治病因素,对症治疗为主,应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眼液,防止进一步发生药物性结膜炎。可选用无防腐剂的眼表面润滑剂,生理盐水眼液及适当加用非甾体类抗炎眼液等。
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常见的眼病、其病因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传染性: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的结膜炎。可经空气、灰尘、水或污染的手、毛巾、用具等途径传染而来,也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波及,如眼睑、泪器、角膜、眼眶等的炎症。
(二)非传染性:由机械性、物理性(热、辐射、电)、化学性(酸、碱)等物质的刺激而来,也可因过敏反应而引起,如泡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药物过敏性结膜炎等。
其按病情及病程的不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真菌性及变态反应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