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两组。(1)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2)膻中、内关、足三里。
备用穴:郄门、丰隆、太冲、曲池、三阴交、膈俞。
(二)治法
一般仅取常用穴,两组交替轮用。效不明显或某些证候明显时可酌加备用穴,如阴虚阳亢加太冲,痰湿中阻加丰隆,气滞血瘀加膈俞等。背部俞穴均只取左侧。用上述手法针刺得气后,接G6805电针机,疏密波,输出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10~15分钟。每日1次,重者日可2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250例,总有效率75.7~92.3%,心电图有效率72.2%(5~6)。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二组。(1)心俞(或第五胸椎棘不旁开的夹脊穴)、内关;(2)厥阴俞(或第四胸椎棘突旁开的夹脊穴)、膻中。
备用穴:通里、间使、足三里、神门、巨阙。
(二)治法
常用穴,二组交替;备用穴,据症选1~2穴。
操作:背部穴,斜向脊柱椎体深刺,提插捻转至有酸麻感串至前胸,刮针柄2分钟;内关、间使等穴,以“气至病所”手法激发针感向上传导,能达侧胸或前胸最佳,然后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余穴用泻法。均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一次,亦为2分钟。每日1次,发作频繁者日可2~3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761例,总有效率84.62%~89.2%,心绞痛心电图有效率53.2%~55.08%(3~4)。
耳针
(一)取穴
常用穴:心、小肠、交感、内分泌。
备用穴:皮质下、肾、胸、神门、缘中。
(二)治法
一般取常用穴,必要时酌加备用穴。每次取3~5穴。症情较重时,心、小肠等主穴可刺二根针。
在穴区探得敏感点,毫针刺入作中等强度反复捻转,留针1小时,隔5~10分钟行针一次。亦可接通电脉冲治疗仪,刺激1小时,用疏密波或密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另外,在应用耳针同时,要配合体针治疗,以加强效果。体针的取穴与操作,同本病体针治疗部分。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66例,单用电针,其总有效率83.7%,心电图有效率50%;电针配合体针,心绞痛显效率64.3%,总有效率为96.4%(7~8)。
艾灸
(一)取穴
常用穴: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
备用穴:心气虚加足三里,气阴两虚加三阴交、太溪,气滞血瘀加膈俞、三阴交。
(二)治法
包括灸器灸和艾卷灸。灸器灸法为:常用穴每次取2~3穴,备用穴据症而取。胸背部穴可用温灸盒或固定式艾条温灸器灸,四肢穴可用圆锥式温灸器灸疗。一般用补法,本虚标实者,施泻法。具体操作为:补法,将燃着的艾条置于灸器内,使艾条与穴位的距离约3~5厘米,任其慢慢燃烧(如为温盒灸,将盖盖上),火力和缓,温灸20~30分钟,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停灸后,再用手指按压施灸的穴位,至患者感觉酸胀。泻法,施灸时,使艾条与穴位距离保持在2~3厘米左右,温盒灸,宜揭开盒盖,并用气吹火,促其燃烧火力较猛,灸5~10分钟,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润潮湿并稍感灼烫,停灸后,不按其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艾卷灸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备用穴。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穴位。取市售药艾卷(如无可用清艾条)一支,点燃一端后先施灸一侧内关穴,灸火约距皮肤1.5~3厘米,采用温和灸法,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然后灸另一侧内关穴,再依次施灸膻中、心俞及膈俞等,每穴均灸4分钟,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休灸1天后再继续灸第2疗程。
(三)疗效评价
灸器灸治疗44例,结果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39%(10),用清艾卷治疗14例,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2.9%(11),用药艾卷灸治,其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6.2%,心电图改善率为63%,降压总有效率为82.4%,降血脂的总有效率为88.5%(12)。
穴位敷贴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两组。(1)心俞、巨阙、内关、上巨虚;(2)厥阴俞、中脘、间使、足三里。
备用穴:气滞加肺俞、气海,血瘀加膻中、膈俞,痰浊加丰隆、太白,寒凝加关元、命门。
(二)治法
以常用穴为主,两组交替使用,酌加配穴。将丹参等药物制成粟粒大小之药丸置于7×7毫米见方大之胶布上,再贴于穴位上。要求选穴准确,贴压时以局部有酸、胀、麻、痛感,或向上、下传导。每次贴敷6~12个穴位,隔日换贴1次,3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疗420例,其中有重度或中度心绞痛者384例。治疗后,心绞痛疗效为:显效312例,有效96例,无效12例,其有效率为97.1%。心电图疗效为:有心电图改变者378例,治疗恢复正常186例,改善54例,无改善138例,有效率为63.5%(9)。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悦。针刺治疗冠心病研究概况。中国针灸1983;3(6):43。
(2)唐照亮,等。针刺防治冠心病猝死的初步研究。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424,北京。
(3)北京市冠心病研究协作组。针刺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1979:1,北京。
(4)毕力格,等。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0例临床观察。同(2),2。
(5)51058部队医院。电针治疗110例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心血管病资料1977:23,中医研究院。
(6)和平医院。针刺治疗冠心病140例临床分析。同(5),26。
(7)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69~170。
(8)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新医科。针刺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疗效分析。同(5),12。
(9)于长义,等。穴位贴药治疗冠心病42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0;10(5):5。
(10)杨月红,等。温灸治疗冠心病44例疗效分析。中国针灸1989;9(4):49。
(11)王富春,等。艾灸膻中、膈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江苏中医杂志1987;8(8):15。
(12)张登部,等。艾条悬灸法治疗冠心病138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1;32(3):35。
参考资料:||
1.调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脑力劳动过重。
2.减肥。保持理想体重,体重超标20%,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3.戒烟。吸烟可增加血管的紧张性,使冠状动脉痉挛,促使冠心病的发生。
4.防寒保暖。冬季尽量减少室外的工作活动。
5.坚持适当的运动。
6.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荤素搭配。应以低脂肪,低盐,低糖,低胆固醇的饮食,防治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饮食中蛋白质不应减少,多食豆类,蛋类,瘦肉,鱼类,奶类等,糖尿病控制血糖,高血压控制情绪,控制血压,每天增加饮水,喝绿茶等。
7.中医调理和营养疗法相结合。中医根据气血虚弱,百病乃生的原理,益气补血,温通胸阳,促进血液循环或理气祛淤,减少血凝块,防治冠心病。祛病益寿方有:固本遐令酒,人参固本酒,首乌延寿丹。百病消除酒,百年强记丸等。
营养调理:饮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患冠状动脉栓塞的死亡率越高。血液中饱和脂肪的含量越高,血凝块的形成越容易,可以防治血凝块的营养素有:卵磷脂,镁,维生素C,和维生素E。
有冠状动脉栓塞的患者,特别是年轻人,血液中的卵磷脂通常都很低,血凝块越容易形成,容易患心脏病的人,常因脂肪过多,形成凝块,阻塞血液的循环。世界著名纽崔莱蛋白质粉含有卵磷脂,是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高蛋白饮品,可以增强抗体,抵抗心肌疲劳,是冠心病患者的蛋白质最佳来源。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首选营养补充食品。
患动脉粥样硬化者,缺乏任何营养素,都会影响卵磷脂的正常量产生。如缺乏亚油酸,便会间接使脂肪增高而形成血凝块,如果血液中的镁过低,血凝块便容易形成。纽崔莱钙镁片,从天然植物紫花苜薯中提取,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钙镁等矿物质的最佳来源。
微型血管自发性的破裂,是缺乏维生素C最初出现的症状。在血管破裂的位置便会立刻形成血凝块。因此,缺乏维生素C是引起血凝块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主要原因。康体C从四种维他命C中提取,提高免疫力和维护心脏血管弹性和健康。
强心补维护心脏功能,血液流动,心率并能适当的滋养心机组织。
维生素E缺乏,就像维生素C缺乏一样,由于形成细胞构造的必需脂肪酸被氧破坏,因此容易形成血凝块。如果维生素E充足,便可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减少血凝块的危险。
维生素E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氧的需求,对心脏病患者极为重要。无论任何心脏病的产生,氧供应不足是主要的原因。补充充足的维生素E,可以降低心脏病的罹患率达40%。纽崔莱小麦胚芽E从小麦胚芽中提取,是维生素E的最佳来源。
文明的都市人,但愿你在竞争中保持一颗热烈跳动的心脏,而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