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龙在下,凤在上”是什么意思?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慈禧太后在政治上是令人唾弃的,或许,至今参观她的陵寝,还会笑她的野心勃勃,她的墓地石雕一改传统的“龙在上凤在下”的布置,别具一格,雕出了“凤在上龙在下,凤在前面飞、龙在后面追“的局势。在封建时代,后宫摄政是被极端反对,有违祖训的,即使是有所作为的武则天也难逃骂名。笔者不想过多的去评价慈禧的荒唐,只是在这陵墓间隐隐看到了一个女子,一个古代女子骨子里头的不甘和挣扎……

在那样的年代,等级,即便是死后,等级也是表现得那么的明显。你可以根据屋顶的颜色知道谁是皇后、谁是贵妃、谁又只是普通的妃子。为了能在死后陵墓的屋顶上染成红的亦或是绿的,多少女子在生前费尽了多少的心机呢?为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关爱,为了在四面机关的环境里生存,试想,又有多少女子由一个单纯幼稚的女孩不得不变得心如毒蝎?可惜君心难测,谁又知道费尽力气得到的暂时关爱,何时又由于一时的疏忽被无情的打入冷宫?还有多少后宫的女子一世未能得见龙颜,“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如花的青春在“闲坐”中淡淡枯萎?帝王之家如此,还有更多的平民丫头又有怎样的悲惨呢……?看着那一座座孤零零的坟头,微风袭来,幽幽的,仿佛在哀怨着作为古代女子的无奈,让人压抑的紧。

李新乐的《泾王妃增建大悲殿》文中介绍,八大处四处大悲寺中的大悲殿,是明朝泾王娘娘在嘉靖二十九年出资修建的。泾王是明孝宗(弘治)的弟弟,明世宗(嘉靖)的叔叔。泾王于嘉靖十六年去世,世宗在北京西山为其建坟,并为泾王妃在北京建泾王府,使其颐养天年。看来,世宗对这位“太后”辈的娘娘很尊敬。

泾王娘娘每年都来西山为丈夫扫墓,与此同时必来寂隐寺进香。当时在寺院后面还有一片空地,泾王娘娘与府中太监决议在此修建大悲殿,供奉观音菩萨。

在人们心目中观音菩萨多为女性,常称为观音娘娘,因为大悲寺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脊上凤为主龙为辅的砖雕图案就不难解释了。而且又是嘉靖皇帝的“太后”辈所为,所以是可行的。何况此大悲殿的位置相当于后宫,前殿正面都是“龙”雕,所以总体上还是龙为主凤为辅的。

不过,“凤主龙辅”的砖雕究竟是泾王娘娘修建大悲殿时雕刻的,还是后来康熙重修时考虑到大悲殿的重要地位和供奉观音菩萨的原因,在殿脊上添加了这样的砖雕,还有待于考古专家进一步的考证。

因为这是当初慈禧当政时,不服女人为何一定要屈于男人之下,因此把原来的龙在上,凤在下改成了凤在上,龙在下,由此可以看出慈禧想统治整个清朝的野心

因为当时慈禧把持朝政,他的权利比皇帝大,所以凤在上而龙下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