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预防"橡皮综合征?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开学预防“橡皮综合征”

据《大众健康报》报道:

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当前30%以上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橡皮综合征”。其实,这种“橡皮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病,而是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行为。患有“橡皮综合征”的孩子,智力上没有问题,有些孩子还很聪明,但往往因为精力过剩,躁动不安,做事不专心,经常写错别字,或者将字写反了,如“P”写成“b”、“6”写成“9”等。家长、老师指出后,一下子又改不了,所以需要多次用橡皮擦掉重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顽固的坏习惯。

“橡皮综合征”其实是孩子心理焦虑的反映,与小学生心理压力太大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太严,求全责备,导致孩子课业负担过重,往往会感到心理紧张或焦虑。此外,一项健康调查也显示:目前,小学生的体重不足,血红蛋白下降,缺铁性贫血比较普遍,因而造成小学生上午上课就出现疲劳感的占16%,下午出现疲劳感的64%。这也成为小学生“橡皮综合征”的一个诱因。

买来的铅笔不是弄丢了,就是用卷笔刀削完了。

有的孩子则将好端端的橡皮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不少小学生还有一种坏毛病,喜欢不停地用橡皮擦,直到把作业本擦破为止。

还有的孩子离开了橡皮就无法做作业。

这些表现就是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行为——“橡皮综合征”。

那么,如何预防“橡皮综合征”的发生呢?以下几点供家长参考:

1、当孩子功课不理想时,家长千万不能有打骂、训斥等粗暴偏激的言行,这样更容易加剧儿童的心理紧张,使孩子的压力过大。

2、应正面鼓励,同时进行说理教育,当发现孩子重犯时,父母应及时提醒,帮助孩子克服纠正。

3、家长不要给刚上学的孩子买功能过多、高档豪华的学习文具,这样会分散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加上孩子的自控力不强,容易成为诱发“橡皮综合征”的外因。

4、当孩子患有类似“橡皮综合征”的不良习惯时,家长可采用心理转移法进行纠正。让孩子做一些轻松、愉快学习,不要老是盯着孩子做功课。

5、如果孩子的症状较严重,可请心理医生做系统的“脱敏训练”,或者自己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脱敏训练”。如果孩子离不开橡皮,应告诉他过多地使用橡皮会浪费时间,使作业本更脏,会受到教师的批评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