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突尼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II), (III), (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从12-16世纪,处于阿尔摩哈维斯(Almohaves)和哈斯底斯(Hafsides)王朝的统治之下,当时突尼斯被看作是伊斯兰世界最伟大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700多个纪念性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这些都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突尼斯位于非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地处海上航道和撒哈拉沙漠运输线之间的地带,被称为"拉.冈里特(la Gonlette)"的边远港口使突尼斯直通突尼斯海湾。泻湖使依山而建的突尼斯与它的老邻居迦太基分隔开。古迦太基战争后,经过一段与迦太基密切相关的历史时期,突尼斯在公元下世纪获得重建。历史上突尼斯是贸易中心城市,现为国家首都,行政省的重要城市

城市历史:

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阿非里基亚地区时期,突尼斯在图内什(Tunes)遗址上重建。迦太基的毁灭是突尼斯重建的决定性因素。之后的不久,突尼斯修建了许多港口设施。在894-905年短暂的阿格拉比特王朝统治时期,突尼斯是阿非里基亚的首府。

在随后的909-1057年,法蒂玛王朝和日里德(Zirid)王朝统治时期,马赫迪亚和凯鲁万分别是它们的首府。公元1160年,阿尔毛阿韦斯(Almohaves)(信奉什叶派教义的柏柏尔人首领)定都突尼斯。

1228-1574年间,突尼斯是哈夫斯的首府,它是从阿尔毛阿韦斯分离出来的马格里布王朝。在这一时期,突尼斯发展到历史颠峰。

当在1574年统治被奥斯曼土耳其王朝取代后,突尼斯丧失了作为首府的地位。由于商社的存在和在海上进行掠夺(后者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突尼斯进入了一段经济繁荣期。在17和18世纪侯赛因王朝的统治下,集中进行了建筑工程建设,形成的城市景观保留至今。

城市结构:

在城市环路内,占地270英亩的突尼斯麦地那由曲折交错的街衢、拱状通道、胡同和死巷组成。其城市结构的和谐统一令人瞩目。白色房屋形成了该突尼斯的城市景观。借鉴不同风格而建的重要建筑(如732年修建的大清真寺)和单一风格的建筑(如1675年修建的具有土耳其风格的Sidi Mahrez清真寺)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

突尼斯对东马格里布地区的建筑和装饰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II)通过它的宫殿、房屋、穆斯林学校和露天市场,突尼斯与典型的伊斯兰教城市相比在空间组织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表现的迥然不同。(III)从整体上讲,麦地那是传统的人类居住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突出范例。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