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倾是啥意思啊?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经过长期会谈,最终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共产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倾向便开始出现,如对国民党的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实行无原则的迁就,主张共产党参加国民党政权,以及红军改编后某些个别分子不愿意严格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以受国民党委任为荣等等。党的各级组织为克服这种倾向并防止其蔓延进行了必要而有效的斗争。

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后,由过去的“左”倾冒险主义转为右倾投降主义。他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集中了抗战初期党内出现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反对党的洛川会议和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反对党的正确路线。12月9日王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的《如何继续全国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12月27日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挽救时局的关键》的文章,及1938年3月作的《三月政治局会议的总结》的报告,提出了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其主要错误是:抹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差别、阶级斗争和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否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的领导权;相信国民党超过相信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轻视人民群众、人民军队、游击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幻想依靠国民党军队求得速胜,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在王明负责的长江局和项英负责的东南局工作中,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丧失了在长江流域发展新四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大好时机。

1938年10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确定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有斗争、有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批判和纠正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为争取抗日战争成为人民胜利的结局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