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 这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池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池缭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衣,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 . . . . . ,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池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池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池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神奇奥妙的新疆天池,坐落在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被誉为天山上的一颗“明珠”。
天池距乌鲁木齐市110千米,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地自然景观。雄伟的博格达山与美丽的天池,不仅风光旖旎,而且动植物资源丰富。1980年,自治区批准成立了天池自然保护区,属林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1980年,自治区批准成立了天池自然保护区,属林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1990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定,将博格达生物圈纳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并颁发了证书,从而使之享誉海内外。
天池湖水清澈,晶莹如天。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千米。湖深达105米,天池东南面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海拔5440米,终年积雪。天池属冰碛湖。早在2.8亿年前的古生代,这里曾是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频繁活动、海底火山不断喷发和华力西造山运动,海底崛起为陆地,形成博格达山的原始轮廓。中生代以后的燕山运动,使博格达山再次隆起。新生代时期,山地大幅度断块上升,形成今天的博格山脉,湖水退到当今的山前盆地。
近200万年以来,古气候的冷暖变化,多次冰期和间冰期有的交替,使博格达山地在缓慢上升的同时,还处于强烈创蚀,侵蚀切割阶段,形成当今沟壑纵横、群峰林立的山岳地貌。大量的物质被流水搬到山前,堆积成扇形地和广阔的平原。天池,即是形成并发育在三工河流域第四纪时期古冰川作用最新一次槽谷内,以后又经历新构造运动,巨大的冰川卷着巨覆盖于坝体上,再次堵塞、涌高水位,潴水成湖。这就形成了今日的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