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1841年(道光二十年)1月7日, 英国侵略军突袭珠江口沙角、大角炮
台。琦善一面下令撤退炮台守军。 一面立即派鲍鹏去穿鼻洋向英军求和。1月2
5日, 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义律议定《穿鼻草约》。
其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银元,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哄蒙清政府,诡称赔损为"商欠",
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
证,向道光帝揭参琦善。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
:《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1841年(道光二十年)1月7日, 英国侵略军突袭珠江口沙角、大角炮
台。琦善一面下令撤退炮台守军。 一面立即派鲍鹏去穿鼻洋向英军求和。1月2
5日, 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义律议定《穿鼻草约》。
其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银元,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哄蒙清政府,诡称赔损为“商欠”,
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
证,向道光帝揭参琦善。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