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为什么又称霍山、潜山、皖公山、万岁山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天柱山又称霍山、潜山、衡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素以雄、奇、灵、秀著称,形胜无穷。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在山下设坛祭岳封禅,封为“南岳”。自此,天柱山盛极一时。1982年,天柱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面积83.45平方公里,保护带面积333平方公里。山势雄伟,奇峰插天,怪石如林,洞穴深幽,飞瀑鸣雷,烟云缭绕,异树飘香,自然景物遍布全山。最为著名的有天柱、飞来、丹霞等42神峰,金仙、九曲、鸡冠、石灯等18奇岭,钓岩、白鹿、虎头、少狮等16奇岩,有诗崖、帘崖、百花等17危崖,石牛、石蛟、试剑、天蛙、拜猿、飞虎等53怪石,野人、白鹤、石门、水帘、石牛等25仙洞,卓锡、白鹤、山谷、玉照等22飞泉,祭岳、天香、拜岳、舒王、讲经、夕阳、高奔、炼丹等14处高坛名台,琼阳川、白水源、龙潭、雪崖、激水等悬链飞瀑,骑龙、龙左、龙右、龙井等48大关寨。另有3大名川、5源、2溪、3潭、8池、12古井、4涧、4冲及自古誉满江淮的“石牛古洞”、“九井西风”、“舒台夜月”、“乔公故址”、“天柱晴雪”、“酒岛流霞”、“丹灶苍烟”、“山谷流泉”、“诗崖漱玉”、“吴塘晓渡”和扑朔迷离的神秘谷等景。而天柱奇峰则深藏万壑之中,孤峰突起,全身石骨。绝顶上立巨石,上尖中宽下削,形如烛焰。峰上分别刻有李云麟书“孤立擎霄”和张济公书“一柱擎天”8个大字。

天柱山又是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东汉末,左慈、葛洪于山中精思修道。梁武帝时,白鹤道人与宝志禅师各据一山之胜,开山建宫设寺,一弘佛法,一扬道教。在全国各大名山中,天柱山为道教第14洞天、第57福地。隋末、禅宗三祖住山谷寺说法,大开禅宗之风,僧侣信士纷至沓来。唐宋两朝,寺庙庵堂等遍布山上山下。先后营建有3庙、5宫、8祠、17塔、20寺、33亭阁、50庵及其他精舍。宋徽宗时,山中道观并立,梵宇如林,仅真源宫就有屋宇3600间。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