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都市人的致命伤
现代人生活紧张,许多人都感到无形的巨大压力。
“压力”曾一度被视为促使人类能够生存的重要因素。
克服压力,是一种天生面对危险时所产生的反应,一种直接由远古的祖先遗传至现代人的感觉;可惜的是,压力只会制造麻烦而一无是处。有些人却善用压力,他们膺服於「压力不会使人死、压力只会令人强」的神圣理念。透过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罢了。
一项崭新的全方位研究显示,对身体所造成的连串破坏的压力,不单只会引起心脏病和胃溃疡等疾病,更会令人丧失记忆、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甚至能导致一种特别的痴肥症。在病发初期,这种痴肥症只不过是使人肥胖,但最终也会致命的。
理所当然地,禅宗的宗师似乎一早已洞悉到压力的为害,他们至今仍然采用瑜珈作为治理压力的其中一种法门。可惜,传统的西方医学长久以来却拒抗认同此种纯粹心理上的作用,会在实№的层面对人体血管和器官造成重大而具体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身心医学院的始创人赫伯特?本森医生(Dr.HerbertBenson)回忆说:「三十年前,当我开始著手研究压力的时候,有人对我说这样做会影响我将来的医疗生涯。」直至最近几年,研究人员才开发出利用分析口水内某种荷尔蒙的浓度,作为量度压力的指标。他们更开始追寻由一场四十五分钟的交通挤塞以至身处心脏科深切治疗病房时,人体内部有关神经系统和化学物质的转变。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是以不同的方法处理压力;同时,他们更提出令人忧虑的证据,证明压力如何在人类生命最初的几个星期内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由於上述的发现,医学界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精神神经免疫学”。匹兹堡大学布鲁斯?雷宾(BruceRabin)表示:「透过传染病学的分析,大家都知道压力和疾病之间有著某些关连,只是不明白当中的机制。现时,精神神经免疫学已提供了足够的资料,使传染病学能够建立起压力和疾病两者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仍在研究当中的机制。」
最早有关压力的概念在三十年代才由内分泌学家的先驱者汉诗?塞尔(HansSelye)建立。塞尔洞悉到不同的生物对一连串不愉快的感觉和精神经历有著相类似的生物反应。这些不愉快的感觉和精神经历统称为「压力来源」。所谓的「压力来源」,简单来说是一些人类千方百计要避开的事。举例说,如果你是一头实验室的白老鼠,实验时用的电击便是「压力来源」;或者如果你是一头猎物,目睹猎食者的来临便是「压力来源」;又好像如果你是位投资者,股市突然下挫五百点也可以是一种「压力来源」,这些也是急性的压力事件,每个人也可以感觉到肾上腺素的激增(徵状:剧烈的心脏跳动、唇乾舌燥、胃部紧张得想要呕吐),由此证明人体已做好所的准备。人类天生便具有处理压力的本能,只要并非经常要面对的话。但如果压力是不断地出现,那些反应便会增加、大量地涌现、不知不觉地,并在人生中反覆地恶化。
一九九一年,卡内基?梅隆(CarnegieMellon)的心理学家谢尔登?科恩(SheldonCohen)和同僚进行了一项分析压力与免疫系统毛病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他们发现那些在心理测验中对感官压力有高度反应的人,当故意接触到一种呼吸系统病毒时,他们有较高的机会患上感冒。
到了一九九八年,科恩将这项研究再进行一次,今次他对结论作出进一步改善。根据九八年的研究结果,他发现虽然单单一件独立而巨大的压力事件不足以影响研究对象患病的机会,但如果是慢性压力,例如与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不停地有争拗,便会将患病机会大大地提升三至五倍。
俄亥俄的凯瑟琳.斯托尼(CatherineStoney)发现,男女之间对压力的处理有重大分别。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女性的血压升幅比男性低,不过女性在更年期後,或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後,她们对压力的反应会明显增强。哈佛大学的罗纳德.赫斯勒(RonaldKessler)曾经进行一项测试,他邀请一百六十六对夫妇连续六个星期每日记下压力日志,结果发现女性倾向对广泛的压力来源产生反应。凯斯勒指出,女性较多时候感到有压力,因为她们全面兼顾日常生活。倘若家中有直系成员病倒,男性会感到忧虑;但太太会担起整件事件的精神负担。赫斯勒说:「男性在同一时间只会关心单一件事情,女性会同时再次将所有事件拼凑在一起。」
除性别不同会对压力产生不同反应之外,似乎童年经历也会严重影响一个人日後对压力的反应。乔治亚州医学院的法兰克.特雷巴尔(FrankTreiber)表示,在孤儿院或被忽视的家庭长大的儿童将来对压力会有「激烈」反应。他们发现,假如你来自带点混乱、不稳定、关系破裂、积怨甚深的家庭,日後在面对压力时,血压可能升得较高。
小孩子的脑部在八岁以前,仍在因应周围的环境而发展;脑细胞的生存或死亡就是取决於投射到脑部的经验。美国国家卫生学院的杰伊.吉尔德(JayGiedd)表示,初期的脑袋可以发育出特别强大的面对高度紧张的能力。这样的脑袋即使是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有大量肾上激素流动,但这些儿童在长大成人後,假如不是处於紧张不安的状态,便会感到空虚或沉闷。
反之亦然,根据明尼苏达大学的梅根.冈那(MeganGunnar)表示,在温馨安全家庭长大的儿童对压力的反应温和。初生婴儿一般在接受割包皮手术时紧张起来,其皮质醇水平亦会因此升高。不过,冈那表示,倘若初生婴儿在早於三个月大时得到父母的悉心照顾,他是可以应付若干程度的不安,不会因紧张而有太大反应。例如,当他们接受身体检查,他们可能会哭哭啼啼,但他们的压力荷尔蒙便不会上升。冈那说,倘若孩子是在情绪上互有支持的安全家庭成长,他是可以承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
许多专家认为儿童所面对的压力有上升趋势。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JohnsHopkin)的小儿科医生巴巴拉.霍华德(BarbaraHoward)表示,她有四分一病人的身体毛病是与压力有关,而这个比重正不断上升。她说,这些病人一般有肚痛、小便频密、头痛等各式各样的症状,但这等症状经常被误以为是身体问题。
根据西奈山医学院的乔治亚.威特金进行的调查分析,父母经常错误判断孩子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压力来源。他们以为小孩子最担心朋友之间的关系和受欢迎程度,但小孩子其实是担心成年人。孩子们最担心父母病倒、嬲怒、或离婚。吉尔德表示,令你震惊的,是小孩子的忧虑有时甚至牵涉到多方面的,例如战争、环境问题及罪案问题,一些成年人同样关注的问题。
以上种种现象所引申的问题,至今未有研究员胆敢轻率地回答:不断上升的压力,是否已成为现今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伤害?凯斯勒细想,在许多方面来说,人类於二百年前的生活压力比今天还要大,那时小孩子一般未到成年已经死去,但当时的生活也较简单,因为压力并未成为我们生活的核心主题。人们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岗位,也得到大家庭、大部族及庞大村落的支持。
可以肯定,人类能够活到今时今日,是经过了数百年面对生活危险的应变,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并非压力本身构成的威胁,而是我们太过人性的反应。
有些人天生懂得如何去抵抗压力,但任何人都可利用得以证实的方法使身体和思绪平静下来。
就算压力是难以应付的东西,而且谁都不能避免遇上,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注定被压力困死。正如史丹福大学的精神病专家大卫.施皮格尔(DavidSpiegel)所言,「想要在毫无压力下生活是不合理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应是主动地和有放地应付压力。」虽然有些人较容易排解压力,但研究指出,任何人都可以学习改善处理压力的方法。
其中一个方法是仿效天生懂得抵抗压力的人。有些人可以超乎常人的平静心境对待令人泄气的遭遇,例如被囚禁、被施绘刑、患上顽疾遇到失败。经过研究和分析,研究员发现这些人具有特殊的思想习惯。他们倾向於注视急切的问题(这个垂死的孩子现在是否感觉舒服),而非综合性的问题(他是否快将死去)。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合理地解释这些问题,其中许多信教人士会把苦难者的经历视为上主特别的指令。
即使是悲观主义者亦可学习调节压力反应的办法。在麻省大学的医学、健康护理及社会关注中心,专家便花了廿年时间教人透过冥想及其他放松练习去舒缓压力。
按摩是另一种经过验证有效的排解压力方法。没有人确切知道揉弄身体如何舒缓压力反应,但效果却是有目共睹的。
在过去廿三年,迈亚密大学触觉研究中心的心理专家蒂芬妮.菲尔特(TiffanyField)在研究报告中表示,按摩可加快早产婴儿增磅速度,改善气喘病患者的肺功能及增强爱滋病带菌者的免疫力。
在一九九六年的研究中,连续十次每两星期一次按摩的医护人员在限时数学测验中所得成绩,比其他没有按摩的同僚好。假如认为按摩和冥想性质过於温和,你可选择做运动。研究员发现,年青男子经过半小时的踏车运动後,在忧虑测试中的得分下降百分之廿五,并对脑袋活动产生有利改变,例如减低对压力敏感的扁桃核反应,额前皮肤活动较多。
暂时未有关於运动是如何产生这种功效的确切解释,但知道运动可刺激身体生产类咖啡的内啡呔(morphinelikeendorphins),改善脑部氧气供应量及放松紧张的筋肉。排解压力的方法还有许多,例如瑜伽,生物反及音乐治疗等,而上述各种办法均不会产生排斥,你可视乎功效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
专家又指出,倘若你被纠缠不清的问题困扰著,你应参加一个支援团体或写日记,总之要找到说明自己感受的办法。
研究显示,支援团体可延长患皮肤癌或乳癌病人的寿命。研究员最近表示,哮喘病人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可透过列写人生中最大压力之事,来减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