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烦躁的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
加入时间:2003-7-3 21:27:01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
要将期望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并据此行事。如果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实现目标,那么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个人的需求得以满足,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自信心得以巩固和加强。
如果好高骛远,仅凭热情盲目追求,就会蒙受打击,产生挫折感,以至于影响自信和情绪。
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培养社交兴趣
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一个人要逐渐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一旦主动爱别人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感到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有许多知心朋友,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心理健康的。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减少,因此走出家庭,扩大社会交往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多找朋友倾诉,以疏泄郁闷情绪
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如果有好友听您诉说苦闷,那么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可以恢复正常,并且得到来自朋友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思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还可向自然环境转移,郊游、爬山、游泳或在无人处高声叫喊、痛骂等。也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将自己的情感以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
重视家庭生活,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家庭可以说是整个生活的基础,温暖和谐的家是家庭成员快乐的源泉,事业成功的保证。在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利于其人格的发展。
如果夫妻不和、吵架,将会极大破坏家庭气氛,影响夫妻的感情及其心理健康,而且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可以说不和谐的家庭经常制造心灵的不安与污染,对孩子的教育很不利。
理想的健康家庭模式,应该是所有成员都能轻松表达意见,相互讨论和协商,共同处理问题,相互供给情感上的支持,团结一致应付困难。每个人都应注重建立维持一个健全的家庭。社会可以说是个大家庭,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适应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很好地在社会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