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否有助于推迟衰老?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

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

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在临床应用中,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之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义的了。

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向》中就曾这样提过:"其病多瘘厥热寒,其治宜导引"(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我国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华陀曾编造了"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肺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这都说明"体育"在防病和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需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隔运动,并且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太极拳的拳和气是密切连系在一起的。"气"在祛病保健中的气功为吐纳,在拳术气与拳相结合,作为催劲发力的连接连合动作。因而有力发腰脊,气宜鼓荡。腰为轴,气为轮,发劲呼气等提法。太极拳中有内三合和外三合。所谓"三合",就意、气、力三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所谓"外三合"就是在太极拳运动发劲时表现在肩、髋、肘、手、足上下之协调一致。以上说的是太极拳运动在防病和治病方面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太极拳对健康的影响

北京医学院早在60年代就发表了《从医学看太极拳》的文章,他们从练太极拳的老人组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及敬老院的老人组,进行了系统的医学检查和对照比较。结果证明,在体格发育,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的结构形态与机能情况等各方面,练太极拳的一组指标好,老年性变化的程度也低。体格发育方面:练太极拳的老人肌肉都比较发达,肢体围度也粗,臂力和握力大,肺活量高。老年性脊椎畸形(驼背、脊椎侧弯)在太极拳组较少:心脏血管系统方面:经过心电图、心脏x光照象和负荷前后血压、脉搏变化的检查,除心脏测量大小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外,其它项目都是太极拳组比对照组的指标好。

骨骼代谢方面:因为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骨骼方面特别明显,如脊椎骨变得松软,长出许多骨突增生,甚至形成骨刺,严重的就形成驼背、腰痛。经过x线照象,发现太极拳组老人的脊椎间隙比对照组的老人宽,椎体骨刺少,脊骨松软程度和压缩变形的人比较少。从以上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练太极拳对於人的心肺、血管、骨骼方面都起著良好的作用。对於两组的神经系统虽然没有进行检查,但是因为练太极拳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存在杂念,可以使大脑很好的休息。通过实践可以肯定地说,练太极拳对于人的神经系统一定起着良好的影响。

最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证明,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有良好影响。尤其是在对代谢和衰老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垂体----甲状腺轴和垂体----性腺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长期锻练太极拳能使他们垂体分泌的某些促激索的代偿能力进一步加强。由于练拳对不同的内分泌轴和不同层次的内分泌腺体都有作用,因此推测太极拳是通过对垂体或更高的内分泌中枢的调节而改善了靶腺功能,继而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下丘脑----垂体----淋巴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调节、相互联系的密切关系,既矛盾又统一,调节着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从以上列举的研究课题来看,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浅而深的对阐明太极拳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检查和实验依据,对整理和提高传统的保健----太极拳积累了重要资料。这就是祖国医学,很早就和传统的保健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今天的现代医学也已经开始对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保健----太极拳重视了起来。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喜爱这项运动,不少国家还成立了太极拳协会,到中国来访问。所以"生命在於运动",运动应首推太极拳,因为它能推迟衰老,是保健长寿的很好锻练手段。

参考资料:http://www.21bowu.com/taijiquan/taijiyanjiu/taijiyanjiu.asp

运动所以能推迟衰老过程,原因之一是运动可以使体内各器官功能保持相对年轻,这已为生理医学的不少研究资料所证实。经常锻炼,由于心肌营养状况及氧供改善,使心肌功能增强,推迟老化过程,锻炼时使肺泡张开率大大增加而使肺泡弹性维持良好,减缓弹性的下降,因而学者们认为,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可比他们的实际年龄相对年轻20—30年。

运动推迟衰老,还由于运动促进体内代谢过程,提高免疫功能,预防中老年常见病,使健康水平大为提高。25岁以后,人体内代谢活力每10年约递减7—8%,因此当人过中年以后,抵抗力下降各种慢性病就会随之袭来,一些地区统计,45岁以后的中年人各种慢性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而运动使体内新陈代谢旺盛,降低递减率,使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各种慢性病及常见病就不易发生,衰老过程将会减缓。对运动系统来说,运动促进肌肉骨骼血液循环,使肌肉骨骼老年性退行性变化减慢,因此两腿走路有劲,身手敏捷,看上去就比实际年龄年轻。

运动还可延缓脑力的衰退。人过中年以后一方面由于脑细胞功能的降低,加上工作担子重、家务琐事多,往往觉得记忆力不如以前,思考似乎也不如过去敏锐。而运动可改善脑子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工作能力。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