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学“反面角色”怎么办?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在神经系统及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迅速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而认识能力却很低。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尤其对那些奇特的形象,受好奇心驱使,就更喜欢学。这种对影视中人物言行的模仿,一方面能使儿童得到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品德形成也会发生影响。如果孩子非常喜欢扮演反面角色,反复扮演,就会潜移化受影响,使“反面人物”所表现的某些气质、性格、语言、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变为模仿者的习惯特点。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有些品质恶劣的青少年,他们早期的萌芽,往往就总是模仿反面角色的言谈举止,吹胡子瞪眼、恶声恶气、幸灾乐祸、拿别人痛苦寻开心、以残忍为乐事、损坏美好的环境等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制止孩子总模仿“反面角色”的样子举手投足,而应要求他学习文明的、彬彬有礼的言谈举止。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是不是说不应该让孩子看“反面角色”表演呢?那没必要。因为艺术形象总是生活的某种反映。问题是怎样指导孩子欣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首先要引导他们分清“好人”与“坏人”,知道“应该爱谁、恨谁,向谁学习”;对中、高年级的孩子,要引导他进入情境,使感情受到感染,体验同情谁、恨谁、鄙视谁、崇敬谁的情感,使孩子激起对反面人物的义愤和鄙视,培植对邪恶憎恨的正义感。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