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地
差不多分布在中国各地,主要产于陜西、吉林、湖南等地,生长在高山地带。
二、原物状
别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弃杖草、千两金。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grandiflorum Morr.,箭叶淫羊藿E. sagittatum (Siet. Et Zucc.) Maxim.,心叶淫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及朝鲜淫羊藿 E. koreamum Nakai,及其同属植物的全草、叶、枝茎。
淫羊藿是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呈结节状,深褐色,上面生有多数细长须根。茎纤维细。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卵忘披针形,顶端尖,基部斜心脏形,边缘具刺状锯齿,上面光滑,下方有毛。花茎腋生,花梗密生毛茸,总状花序顶生。萼片外面红色,内面淡青色,花瓣淡紫色。
生药来源取自小蘗科植物淫羊藿的全草或叶,入药用其茎叶,药材选择以青色的新鲜叶为佳。「淫羊藿」是中国传统医学上有名的春药。北部有羊,一日百合,食此藿所致,故名。去枝,羊脂拌炒,山药为使,得酒良。
三、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淫羊藿苷、淫羊藿甙、淫羊藿素,挥发油等,如叶麻酸、油酸、棕榈酸,还函有固醇、苯、鞣酸、维生素E、黄酮等。
四、性味归经
味辛、味甘甜、性温。入肝、肾二经。淫羊藿(补肾)补命门,李时珍曰:手足阳明、三焦、命门药。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治绝阳不兴,绝阴不产,冷风痨气,四肢不仁。手足麻木。
五、药理作用
增强性荷尔蒙分泌,能提高男女性欲,有壮阳增进性功能的效果。药材功效作为强精、强壮药用。补肝肾、强筋骨、助阳益精、补肾壮阳、兴奋性机能、祛风寒湿、降血压、抗病毒。主治:阳痿、遗精、尿频、腰膝冷痛、腰膝痿弱、筋骨挛急、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症、风湿痹痛、手足拘挛、麻木、高血压病。亦可治疗健忘症。
1.对性机能的作用
淫羊藿能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可明显增加大鼠垂体前叶、卵巢、子宫重量。催淫作用,是由于使精液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刺激感觉神经而间接兴奋性欲,其功效优于海马。
2.抗衰老的作用
可显著恢复D半乳糖衰老模型,雄性老鼠的T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功能,并能明显提高小鼠肝脏总SOD的活性,减少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心肝等组织的脂褐素形成。
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其脾脏重量明显增加,并能促进抗原激活的淋巴细胞增殖。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离体兔心的冠状动脉流量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能显著减少其阻力,也有降血压作用,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所致。
5.镇咳去痰和平喘的作用
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证明其提取物有镇咳作用,是中枢性的。对哮喘也有保护作用。
(一)、古代研究
淫羊藿与枸杞、巴戟天等同视为壮阳之药。淫羊藿在唐朝以后,就被视为「壮阳」草药,《本草备要》记载:「北部有羊,一日百合,食此藿所致,故名。」《药鉴》记载:「枸杞子滋阴,不致阴衰;兴阳,常使阳举,亦为育精之物。」所以,古人常说:「离家千里,勿食枸杞。」而据《医通》记载「巴戟天补肾育精、壮阳」,说明巴戟天能生精,治阳痿之要药。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巴戟天是含锌元素最高的中药(含锌量385ug/g)。又根据现代医药实验,含锌量高的中药是补肾生精的作用最强。
《本草备要》记载:「脾之果也,脾者黄宫,故能交水火而媾心肾。」所以莲子具有收敛、镇静安神及滋养作用,常用于烦躁不眠、及脾胃虚弱腹泻,藉以放松心情,进而不易早泄。「羊肉功能补虚劳,益气血,壮阳道……」可以补充身体内所需的胺基酸,且其性温,可以温通血脉,帮助气血循环,可强化性功能。干姜性温,能温中散寒,有助心脾气血循,改善肠胃机能以增强性功能。
《本草纲目》云“益精气”,《医学入门》云“补肾虚,助阳”。
李时珍云:豆叶曰藿,此叶似之,故亦名藿。
陶弘景云:淫羊一日百合,盖食 此藿所致。服此使人好为阴阳,又名仙灵脾、刚前,皆言其功力也。
适用症:勃起不能、阳痿早泄、遗精频尿,腰酸腿软,四肢冰冷、疲劳易累等。
禁忌:感冒发烧、口干舌燥、皮肤干痒、大便干硬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