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对急性腹泻采用禁食8—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饥饿疗法,这种令“胃肠道休息”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尤其原有营养不良者其营养状况更进一步恶化,还影响肠粘膜修复、更新,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儿科专家目前主张对急性腹泻应继续母乳喂养或喂食。理由是,禁食是有害的,这是因为腹泻患儿现有营养丢失较多,限制饮食会导致无法挽回的营养损失;禁食患儿因饥饿常哭闹不止,易发生低血糖,体重明显减轻。继续喂食者食欲恢复快,腹泻和呕吐次数并未因此而增加,且体力恢复早,抗病力较强,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专家们指出,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喂养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孩子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可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并加些熟植物油、疏菜、肉末或鱼末等,但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