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戍、亥,也稱十二地支。干支還有陽陰之分:甲、丙、戍、庚、辛、壬為陽干,乙、丁、已、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戍為陽支,丑、卯、已、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給,稱為“六十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甲子 11.甲戍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3.丙寅 13丙子 23.丙戍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戍 45.戊申 55.戊午
6.已巳 16.已卯 26.已丑 36.已亥 46.已酉 56.已未
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戍 57.庚申
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戍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干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復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曆已巳年,1930年是農曆庚午年… 到1989年又是農曆已巳年。我們在日曆上看到的已巳年、庚午年,是按干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曆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依曆干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天支表便得干支年紀。如果序號小於、等於零則干支序號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9/60=33餘11,年干支序號數11-3=8。查干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餘3,干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干支紀月法
干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已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紀日法
甲子為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循環下去,例如農曆已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西日,初二是戊戍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餘照推。時的天干卻由該日所對天干推求,其歌決如下:
由已還生由,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已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壬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餘。
其他
天干方位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已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
天干五季甲乙屬春,丙丁屬夏,戊已長夏,庚辛屬秋,壬癸屬冬。
天干化合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方位寅卯東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戍丑示四季土。
地支四季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成為秋,亥子丑為冬。
地支六合子與丑合化土,寅與亥合化木,卯與戍合化火,辰與酉合化金,已與申合化水,午與未合,午太陽,未為太陰,合而為土。
地支六合,一是用在四柱中,即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中的天干地支的排列中。如出生的年月日時中,志支中有子與丑,是子與丑合,有寅與亥二支,就是寅與亥合。相合者,為合好之意。
地支相沖子午相沖,丑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戍相沖,巳亥相沖,相沖實為對沖。如在八卦圖上可以看出,卯為木在東,酉為金在西,午為火在南,子為水在北,其他干也是如此,都是處在互對的位子上,故又為對沖,相沖為相剋之意。
参考文献:http://www.howwin.com.tw/china/china-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