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病史 有流行区及疫水接触史。

2.病原学诊断 采取粪便沉淀孵化法,血清环卵沉淀试验,免疫酶标发测特异性IgM、IgG、IgE。过去普查采用皮内试验筛选。

3.免疫学检查 用以评估患者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

4.超声 慢性血吸虫病有其特征性超声表现,可见纤维网状图像,有长方形线形纤维结构,其他肝病少有这种现象。

5.乙状结肠镜检和直肠活检 可见黄色小结这一特征性改变,急性期阳性率50%--75%,此外尚有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充血。慢性期有斑状充血与苍白、浅溃疡,有时还见天花样凹陷多发性息肉及葡萄状肉芽肿。

6.肝活检 可见汇管区嗜酸性脓肿、假结节及纤维增生,时可找见虫卵。

7.肝血流图 反映门脉高压,它和肝炎肝硬化不同点是高:张波比例较高。主要波形为低平波,分别占55%与45%,后者能是肝内门静脉分支闭塞、动静脉短路,肝供血减少表现为低波,手术后低平波转变为高舒张波及正常波、高舒张波也转变为常波。肝血流图的各项指标,除舒张波波幅外,亦有明显改变,要是平均波幅增高,舒张指数降低,表明脾切除后肝血液循环改善。

8.CT 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可有肝内钙化,特别多见于肝右;叶,有地图样或线条状改变。晚期更有肝萎缩,肝裂增宽,肝缘不光整、凹凸不平及结节状突起,左右肝叶比例失调,肝脾密度的改变,亦可视脾肿大及腹水,但最具特征性的是存在线条高密度影肝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线条状高密度影,有呈弧线状,有呈密集连接成网格状或环状,这与其病理特点干线型肝硬化,沿门脉分支增生的纤维呈树枝形分布有关。

五、治疗

本病治疗目前尚主要应用吡喹酮,此药为用于血吸虫、包虫华枝睾吸虫等的广谱抗寄生虫药。口服吸收完全。治疗血吸虫,成人以每日60mg/kg,儿童每日70mg/Kg计,分3次服,连续2日。它在肝与门脉系内浓度最高,使虫体持续痉挛、麻痹而死亡。药物本身在24h内从肾排出,疗效98%~100%。副反应有头晕、眩晕、乏力、出汗、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少数有室性或房性早搏,有心率失常、妊娠、重度贫血及肝肾功能不良应予注意。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