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粤菜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而通常以广州菜为代表。广州菜既集“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风味的特色,更兼采京、苏、扬、杭、鲁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会贯通而独成一家。粤菜作为中国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风味而享有盛誉。

粤菜的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对粤菜略有了解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广州人除了地上四条腿的桌子、水里游的蚂蝗、天上飞的飞机不吃之外,其他什么东西都敢吃。”可见广州饮食风之盛。的确,粤菜最大特色便是采料复杂,菜式丰富。它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蛇虫鼠蚁、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中外食品,无所不有,可谓全国之冠。这些原料,一经厨师妙手烹制,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奇珍。比如吃蛇,其他省份的人是不敢入口的。传说北宋时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他的爱妾朝云就是因为吃了蛇羹后人们才告知那是蛇,结果惊吓而死。但广州人吃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今的广州,不但有专门的蛇餐馆、吃蛇一条村,大凡酒楼食肆也经营蛇餐,而且蛇的吃法有数十种之多,凡是你想得出的都能做出美味的蛇看。什么都敢吃,这不是愚昧和落后,而是广州人的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在饮食文化上的体现。广州虽然无所不吃,但近年来不吃保护动物了。首先是省、市领导提倡不吃野味,众多酒家、食肆和广大市民都自觉遵守。为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很多“野味”都是人工饲养的。

粤菜的第二个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鲜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风味特色。这是粤菜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粤菜调味品种类繁多,遍及酸、甜、苦、辣、咸、鲜。但一船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而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佐料,也不会大咸大甜。粤菜重色彩,求镁气(指用武火把镁烧热,加油,把油烧开,炒出来的菜有一种香味),火候恰到好处。粤菜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如活蹦乱跳的海鲜、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广州人好吃鸡,但最爱吃的是白切鸡。白切鸡的做法是水煮开以后停火,把光鸡浸在开水里浸熟,外地人看见骨头有血不敢吃,其实皮肉全熟了,保持了鸡的原味,吃的时候才加姜、盐等配料。“清平鸡”是白切鸡中的伎伎者,被称为“广州第一鸡”。它只用白卤水浸制,不加任何配料,但皮爽肉滑洁白清香,“骨都有味”。这种追求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的特色,既符合广州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饮食文化。

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制作精良,勇于创新。粤菜具有“杂交”的优势。因为粤菜形成的历史是由中外饮食文化汇合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不断创新而成的。历史上几次北方移民到岭南,把北方菜系的烹饪方法传到广东,清末以来,广东的开放亦使得饮食上渗透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成分。粤菜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其中的泡、扒、川是从北方的爆、扒、余移植来的,煎、炸则是从西餐中借鉴。广东人思想开放,不拘教条,一向善于模仿创新,因此在菜式和点心研制上,便富于变化,标新立异,制作精良,品种丰富。粤菜的菜式还注重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变异,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浓郁。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如三蛇配老猫、母鸡烩成的菜叫“龙虎凤”,虾仁炒马蹄(荸荠)叫“龙马精神”。到目前为止,粤菜的菜式有5400多种,点心有1000多种,风味小吃也有数百种之多。单是鸡搜便有几百种之多,几乎每一著名的酒家、食肆都有自己的“招牌鸡”来招徕食客,著名的有清平鸡、文昌鸡、太爷鸡、东江盐鸡、东方市师鸡、陶陶姜葱鸡等等。

参考资料

http://www.dt85.com/detail-4330.html

参考资料:||

粤 菜, 即 广东 地 方 风 味 菜, 是 我 国 著 名 四 大 菜 系 之 一, 它 以 特 有 的 菜式 和 韵 味, 独 树 一 帜, 在 国 内 外 享 有 盛 誉。

广 东 地 处 我 国 南 端 沿 海,境 内 高 山平 原 鳞 次 栉 比, 江 河 湖 泊 纵 横 交 错,气 候 温 和, 雨 量 充 沛,故动 植 物 类 的 食 品 源 极 为 丰 富。 同 时, 广 州 又 是 历 史 悠 久 的通 商 口 岸 城 市, 吸 取 了 外 来 的 各 种 烹 饪 原 料 和 烹 饪 技 艺,使 粤 菜 日 渐 完 善。 加 之 旅 居 海 外 华 侨 把 欧 美、 东 南 亚 的 烹调 技 术 传 回 家 乡, 丰 富 了 广 东 菜 谱 的 内 容, 使 粤 菜 在 烹 调技 艺 上 留 下 了 鲜 明 的 西 方 烹 饪 的 痕 迹。

粤 菜 以 广 州、 潮 州、 东 江 三 种 地 方菜 为 主, 它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早 在 二 千 年 前 西 汉 人 所 著 的《淮南 子》一 书 中, 就 有“ 越 人 得 蚺 蛇 以 为 上 肴” 的 记 载, 南 宋人 也 夸 张 描 述: 粤 人“ 不 问 鸟 兽 虫 蛇, 无 不 食 之 ”, 在 公元 前122 年 左 右 的 南 越 王 第 二 代 王 赵 胡 墓 中 已 有 烧 乳 猪 用的 炉、 叉 和 乳 猪 残 骨 等 文 物。1956 年, 举 办 了 第 一 次 大 型“ 广 州 名 菜 美 点 展 览 会”, 展 出 和 介 绍 的 菜 品 有 5457 种, 点心825 种, 尽 显 广 东 饮 食 文 化 之 精 华: 广 州 菜 配 料 多, 善 于变 化, 讲 究 鲜、 嫩、 爽、 滑, 一 般 是 夏 秋 力 求 清 淡、 冬 春 偏重 浓 醇, 尤 其 擅 长 小 炒, 要 求 掌 握 火 候, 油 温 恰 到 好 处;潮 州 菜 以 烹 制 海 鲜 见 长, 更 以 汤 菜 最 具 特 色, 刀 工 精 巧,口 味 清 纯, 注 意 保 持 主 料 原 有 的 鲜 味; 东 江 菜 主 料 突 出,朴 实 大 方, 有 独 特 的 乡 土 风 味。 以 上 三 种 菜 互 为 补 充, 形成 了 粤 菜 的 独 具 特 色: 一 是 用 料 广 博 奇 特, 选 料 精 细, 配合 四 时 更 替, 四 季 时 令 菜 肴 重 在 色、 香、 清、 鲜; 二 是 烹 调技 艺 考 究, 刀 工 操 作 精 细, 常 用 的 有 熬、 煲、 蒸、 炖、 扣、炒、 泡、 扒、 炸、 煎、 浸、 滚、 烩、 烧、 卤 等, 同 时, 调 味 佐 料众 多, 有 香、 松、 脆、 肥、 浓 五 滋 和 酸、 甜、 苦、 辣、咸、 鲜 六味, 具 有 浓 厚 的 南 国 风 味。

“ 食 在 广 州” 还 离 不 开 广 东 饮 茶, 它 实 际 是 变 相 的 吃 饭, 各酒 楼、 酒 店、茶 楼 均 设 早、 午、 晚 茶, 饮 茶 也 就 与 谈 生 意、听 消 息、 会 朋 友 连 在 一 起 了。 广 东 饮 茶 离 不 开 茶、 点 心、粥、 粉、 面, 还 有 一 些 小 菜。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潮 汕 工 夫 茶, 它备 用 特 制 的 微 型 茶 壶、 白 瓷 小 杯 和 乌 龙 茶, 斟 茶 时 有“ 关公 巡 城” 和“ 韩 信 点 兵” 两 步, 所 冲 茶 浓 香 带 苦, 回 味 无 穷。广 东 点 心 是 中 国 面 点 三 大 特 式 之 一, 历 史 悠 久、 品 种 繁 多、五 光 十 色、 造 型 精 美 且 口 味 新 颖, 别 具 特 色。

广 东 粥 特 点 是 粥 米 煮 开 花 和 注 意调 味, 有 滑 鸡 粥、 鱼 生 粥、 及 第 粥 和 艇 仔 粥。 广 东 粉 为 沙河 粉, 软 中 带 韧。 广 东 面 以“ 伊 府 面” 最 为 出 名。

总 之, 粤 菜 广 采“ 京 都 风 味”、“ 姑苏 风 味” 和“ 扬 州 炒 卖” 之 长, 贯 通 中 西, 扬 名 海 内 外。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