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臭氧空偏偏在上极上空,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格林尼治时间2004年4月1日凌晨3:20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直径扩大至2550MM,致使空洞边缘上下延伸出一条12M长的裂缝。由于空气大幅度被空洞吸收,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保持在-75度左右,空洞中央呈暗紫色。自然学家将之命名为“开天”事件。历来人们都说是我们的人造设备导致空气污染严重,所以破坏了臭氧层,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很严重,据说一些宇宙射线将无法阻挡,直接照射到人身体上的后果非常严重哦。造物主既然给地球设立了一层保护膜,就是在保护人类吧。那么,人类污染严重的几个大城市为什么没出现大范围的臭氧空洞,而偏偏在人烟稀少的南极或者西藏出现空洞呢,其实,这的确是开天,人类范围的污染太严重,神就开了一个洞,好释放一些这些污染物质,但是又不能危及人类,所以在那些没人的地方开一个洞。以为自己可以“人定胜天”的人,其实是多么的渺小呀。

原来,在冬季半年里,南极上空有一个深厚的涡旋,气流沿着南极高原作顺时针旋转,把南极大陆封闭起来。从赤道来的富含臭氧的气流进不了南极上空。而在旋涡中上升的空气,因为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的速度要比实际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分布的速度快得多。加上南极高原本来就海拔高气温低,因而形成极低的低温环境。臭氧层所在的20公里高度上气温常常在-80℃以下(比北极要低得多)。南极大气涡旋中的空气上升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的冰晶云,云中的冰晶不断吸收氯氟烃气体,浓度越来越高。一旦南极春季(9月)来临,极夜结束,阳光照射下冰晶云升温,氯氟烃气体迅速释放。而氯氟烃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开始释放氯原子……上面讲过的臭氧层受到破坏的过程立即开始,臭氧层因大量损耗臭氧而出现臭氧洞。一旦春末南极旋涡残缺或破坏消失,大量富含臭氧的赤道南下的新鲜空气进入南极上空,臭氧洞于是便又匆匆消失。

在冬季半年里,南极上空有一个深厚的涡旋,气流沿着南极高原作顺时针旋转,把南极大陆封闭起来。从赤道来的富含臭氧的气流进不了南极上空。而在旋涡中上升的空气,因为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的速度要比实际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分布的速度快得多。加上南极高原本来就海拔高气温低,因而形成极低的低温环境。臭氧层所在的20公里高度上气温常常在-80℃以下(比北极要低得多)。南极大气涡旋中的空气上升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的冰晶云,云中的冰晶不断吸收氯氟烃气体,浓度越来越高。一旦南极春季(9月)来临,极夜结束,阳光照射下冰晶云升温,氯氟烃气体迅速释放。而氯氟烃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开始释放氯原子……上面讲过的臭氧层受到破坏的过程立即开始,臭氧层因大量损耗臭氧而出现臭氧洞。一旦春末南极旋涡残缺或破坏消失,大量富含臭氧的赤道南下的新鲜空气进入南极上空,臭氧洞于是便又匆匆消失。

参考资料:http://www.gszj.org/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677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