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切系联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反切系联法。

反切系联法,具体言之就是指通过系联某一音韵资料的反切上下字以求得该书的声类和韵类的方法。是清人陈禮在《切韵考》一书中所创立的。早期的韵书只分出声调、韵、小韵,如果不经过整理,无法得知它的韵类、声母,而且反切用字也随意性很大。可是反切用字毕竟有限,而且都遵循着共同的原则:“切韵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入。”也就是说:切上字与被切字必定为同声母,切下字与被切字必定为同韵类。反切系联法把所有属于同一声母的切上字归纳在一起,把所有的属于同一韵类的切下字归在一起,从而得知整个音系的情况。

反切系联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条例,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

基本条例是反切系联法的原则,陈禮说:“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切语下字与所切之字为叠韵,则切语下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韵必同类。”

同用是指几个反切共同用一个上字或下字。共用一个上字,声母就是同类;共用一个下字,韵类就是同类。例如:冬,都宗切;当,都郎切。“冬,当”二字都用“都”字做为反切上字,它们是同用关系。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东和公韵类相同。

互用是指两个字互相作对方的反切上字。例如:当,都郎切;都,当孤切。“都”和“当”互相用作对方的反切上字,所以它们的声母是同类的。公:古红切。红:户公切。公和红互为反切下字,公和红的韵类相同。

递用是指三个以上的反切,每个被切字依次做另外一个反切的切上字或切下字,那么有递用关系的这些反切其声母或韵类必然是同一类。冬:都宗切;都:当孤切;这样冬,都,当就联到一起了,是声母之间的递用关系。东:德红切。红:户公切。东用红,红用公,这样东,红,公是同一韵类。

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大部分的反切上字和下字系联到一起,这三个原则是反切系联法的核心。在这个基础上还制定了分析条例。

分析条例是把不同类的声母和韵类分开的一个原则。陈禮说:“其两切语下字同类者,则上字必不同类。”“反切上字同类者,反切下字必不同类。”这是因为如果下字同类上字也同类,那就完全同音,就没有必要再分两个反切。例如:彤,徒冬切;冬,都宗切。彤、冬、宗符合递用例,它们的反切下字是同类的,那么它们的反切上字“都”、“徒”必定不同类。再如:瞢,莫中切;蒙,莫红切。反切上字都是“莫”,那么反切下字“中”和“红”必定不同类。

一般来说“基本条例”能够把大多数的反切系联到一起,可是有的实际上同类又系联不起来,补充条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补充条例是用来解决本是同类,但“基本条例”却无法将其系联到一起这个问题的。对于声类的系联,陈禮说:“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上字两两互用故也。”这是因为有的字是多音字,这样在不同处注音时,同一个音用了不同的反切,那么这两个反切上字就是同类的。例如:在平中,东,德红切,又都贡切;在去声中,冻,多贡切,又音东。“多贡切”和“都贡切”是同音的,所以“多”“都”同类。韵类系联的补充条例是根据“四声相承”。陈禮说:“切语下字既系联为同类,然亦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下字而两两互用故也。”如“朱俱无夫”四字,韵本同类,“朱”与“俱”两两互用,“无”与“夫”两两互用,但中间没有桥梁不能系联。但是从平上去入四韵相承来看,“朱俱无夫”属平声虞韵,而上声麌韵只有一类,去声遇韵也只有一类,那么平声虞韵可以也只有一类,那么“朱俱”与“无夫”虽然系联不到一起,但实际上是一类。

同用、互用、递用是反切系联法的三个原则,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让这个方法更加完善和灵活。但系联法只适用于反切数量很大,音系单一的情况。如果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研究,必须先对材料进行剥离分析透视,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对于反切量较少的,比如注解的反切,某些文献中残留的反切,凭这些反切的数量不可能得出一个完整的音系,系联法就不适用了,这种情况下多利用反切比较法。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