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规定。
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其含义如下:
1.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
2.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2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校验的计算方式:
1.对前17位数字本体码加权求和
公式为:S=Sum(Ai*Wi),i=0,...,16
其中Ai表示第i位置上的身份证号码数字值,Wi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其各位对应的值依次为:7910584216379105842
2.以11对计算结果取模
Y=mod(S,11)
3.根据模的值得到对应的校验码
对应关系为:
Y值:012345678910
校验码:10X***********
——————————————————
对于18位的新身份证号,有一套专门的推算方式:身份证号的每一位都对应一个数字,每两个相乘然后再全部相加之和除以11,最后的余数就是最后一位数!如果余数是10,则最后一位是X!
1.证件编号由1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至六位数字为行政区划代码;第七至十二位数字为出生日期代码;第十三至十五位数字为分配顺序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只表示公民第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区。
出生日期代码:第七至十二位数字中,第七、八位代表年份(省略年份前面二位数);第九、十位数代表月份(月份为一位数的前面加0);第十一、十二位代表日期(日期为一位数的前面加0)。如某人1949年9月20日出生,其出生日期码应编为“490920”。如查验或核查时,应注意核对持证人出生日期与编码规定组成的填写是否一致。
分配顺序代码:第十三至十五位数字中,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查验或核查时,应注意核对持证人性别是否符合男女性的分配顺序代码。
分配顺序码中“999、998、997、996”四个顺序号分别为男女性百岁以上老人专用的特定编号。
2.从1999年10月1日起,全国实行公民身份证号码制度,居民身份证编号由原15位升至18位。前6位为地址码;第七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此码由6位数改为8位数,其中年份用4位数表示;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取消了顺序码中对百岁老人使用的特定编号;第十八位为校验码,主要是为了校验计算机输入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是否正确,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χ表示。
个人编号,前两位是管理部门代码,后两位是顺序号,用来区别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第三位可区分男女,男单女双,第四位要是不够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性人超过5个)可使用英文字母(大写)。
是吗?好奇怪,我没见过后面是X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