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保护地栽培管理技术?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杏树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生长旺盛,产量高,提早成熟,一般可在4-5月份供应市场,比露地栽培提早1-2个月,可提高经济效益。

1、品种选择。保护地栽培的杏要求早熟、果大、色艳、味浓、丰产、品质好,最好选择短枝品种或株体矮的品种。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有:凯特杏、玛瑙杏、美国金杏、红丰、新世纪等。

2、建园。定植苗木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侧根数5条以上,长20cm以上,且分布均匀,苗高80cm以上的苗木,在春季按1-2m×2-3m的株行距栽植。

3、整形修剪。设施栽培要求树体矮小、结构简单、树冠紧凑、易于更新。适合的树形有小纺锤形和小开心形。干高40-50cm左右,修剪要因品种、树龄、树势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幼树期树势旺,对主枝延长枝和强的发育枝以短截为主,剪去1/3或2/5,疏去过密枝和徒长枝,幼树应多保留小枝,以加速成形,提早结果。随树龄增长,结果渐多,发枝力趋弱,应短截和疏剪结合,长果枝可依生长势强弱留15-30cm短截。盛果期后,加强更新修剪,以形成新果枝,延迟衰老。

4、花果管理。设施棚内湿度大,通透性差,花粉粘滞现象严重,传粉困难,往往造成授粉不良而影响坐果,因此,花期采取人工授粉或蜜蜂传粉,一般每亩温室放蜂10000只左右, 确保授粉充分。

花后两周开始疏果,合理负载。人工疏除病虫果、畸形果、过密果。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

5、肥水管理。土壤水分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土壤湿度长期稳定。花期前后灌水太多易产生落花落果,花芽不开放或先叶后花;生长期过多,造成枝叶徒长;果实成熟前灌水量大会裂果。最好在扣棚前30-40天覆膜,可提高地温和保蓄水分。全面实行滴灌、穴灌等微灌方法,切忌大水漫灌。

6月下旬开始深翻扩穴,施入腐熟厩肥、堆肥、人粪尿等有机肥,可促进新根发生。盛果期树每株施40-65kg厩肥,并结合适量的速效复合肥。果实膨大期追肥以磷钾为主,每株施复合肥0.5-1kg,叶面喷肥以0.3%-0.5%尿素为主。萌芽前追肥1次以0.3-0.5kg尿素为宜。

6、病虫害防治。危害杏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杏流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杏仁蜂、舟形毛虫、桃粉蚜等,应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预防为主结合防治。休眠期对流胶部位刮除后,进行涂白,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涂蜡保护。另外,及时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病原和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7、温棚内小气候的调控

温湿管理。12月初开始扣棚,白天盖草毡,关闭风口保持低温,夜间揭开草毡,通风降温。12月中旬开始缓慢升温,白天拉起1/3-1/2草毡,直至12月下旬,白天全部拉起,夜间盖毡保温。萌芽前夜间气温保持在2-4℃,白天18-20℃。相对湿度70%-80%;萌芽期相对湿度80%-85%;花期白天18-20℃,不超过22℃,夜间不低于5℃,相对湿度50%-60%;坐果到果实成熟期温度应适当保持恒定,最低温度控制在10-15℃,最高温度不超过28℃,相对湿度60%-50%,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若空气湿度过大,可通过通风排湿的方法降低。另外,浇水时应避免大水漫灌,花前1个月尽量不浇水。

光照管理。杏树喜光,应尽量早揭晚放草毡,增加光照时间。选择无滴、透光性好的薄膜,并及时清洁灰尘。果实成熟期要铺挂银色反光膜,增加反射光,以促进果实着色。另外,还应压低南部树高。

8、采果和采收后的管理。就地鲜销宜于九成熟时采收,远地运输应八成熟时采收。采后揭下覆盖物塑料薄膜,卷好并入库保存。揭棚后其他管理与露地相同。

( 来源:《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2.8期 )

杏树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生长旺盛,产量高,提早成熟,一般可在4-5月份供应市场,比露地栽培提早1-2个月,可提高经济效益。

1、品种选择。保护地栽培的杏要求早熟、果大、色艳、味浓、丰产、品质好,最好选择短枝品种或株体矮的品种。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有:凯特杏、玛瑙杏、美国金杏、红丰、新世纪等。

2、建园。定植苗木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侧根数5条以上,长20cm以上,且分布均匀,苗高80cm以上的苗木,在春季按1-2m×2-3m的株行距栽植。

3、整形修剪。设施栽培要求树体矮小、结构简单、树冠紧凑、易于更新。适合的树形有小纺锤形和小开心形。干高40-50cm左右,修剪要因品种、树龄、树势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幼树期树势旺,对主枝延长枝和强的发育枝以短截为主,剪去1/3或2/5,疏去过密枝和徒长枝,幼树应多保留小枝,以加速成形,提早结果。随树龄增长,结果渐多,发枝力趋弱,应短截和疏剪结合,长果枝可依生长势强弱留15-30cm短截。盛果期后,加强更新修剪,以形成新果枝,延迟衰老。

4、花果管理。设施棚内湿度大,通透性差,花粉粘滞现象严重,传粉困难,往往造成授粉不良而影响坐果,因此,花期采取人工授粉或蜜蜂传粉,一般每亩温室放蜂10000只左右, 确保授粉充分。

花后两周开始疏果,合理负载。人工疏除病虫果、畸形果、过密果。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

5、肥水管理。土壤水分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土壤湿度长期稳定。花期前后灌水太多易产生落花落果,花芽不开放或先叶后花;生长期过多,造成枝叶徒长;果实成熟前灌水量大会裂果。最好在扣棚前30-40天覆膜,可提高地温和保蓄水分。全面实行滴灌、穴灌等微灌方法,切忌大水漫灌。

6月下旬开始深翻扩穴,施入腐熟厩肥、堆肥、人粪尿等有机肥,可促进新根发生。盛果期树每株施40-65kg厩肥,并结合适量的速效复合肥。果实膨大期追肥以磷钾为主,每株施复合肥0.5-1kg,叶面喷肥以0.3%-0.5%尿素为主。萌芽前追肥1次以0.3-0.5kg尿素为宜。

6、病虫害防治。危害杏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杏流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杏仁蜂、舟形毛虫、桃粉蚜等,应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预防为主结合防治。休眠期对流胶部位刮除后,进行涂白,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涂蜡保护。另外,及时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病原和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7、温棚内小气候的调控

温湿管理。12月初开始扣棚,白天盖草毡,关闭风口保持低温,夜间揭开草毡,通风降温。12月中旬开始缓慢升温,白天拉起1/3-1/2草毡,直至12月下旬,白天全部拉起,夜间盖毡保温。萌芽前夜间气温保持在2-4℃,白天18-20℃。相对湿度70%-80%;萌芽期相对湿度80%-85%;花期白天18-20℃,不超过22℃,夜间不低于5℃,相对湿度50%-60%;坐果到果实成熟期温度应适当保持恒定,最低温度控制在10-15℃,最高温度不超过28℃,相对湿度60%-50%,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若空气湿度过大,可通过通风排湿的方法降低。另外,浇水时应避免大水漫灌,花前1个月尽量不浇水。

光照管理。杏树喜光,应尽量早揭晚放草毡,增加光照时间。选择无滴、透光性好的薄膜,并及时清洁灰尘。果实成熟期要铺挂银色反光膜,增加反射光,以促进果实着色。另外,还应压低南部树高。

8、采果和采收后的管理。就地鲜销宜于九成熟时采收,远地运输应八成熟时采收。采后揭下覆盖物塑料薄膜,卷好并入库保存。揭棚后其他管理与露地相同。

定植就选了80 cm的大苗到了盛果期那就把大棚顶穿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