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简介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名: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

国名释义:"土耳其"一词由"突厥"演变而来。在鞑靼语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国家"。

国歌:《独立进行曲》。

国花:郁金香。

面积:780576平方千米。

人口:6000万(1993年)。

民族:土耳其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等。

宗教:居民中98%信奉伊斯兰教。

语言:土耳其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安卡拉。

主要城市: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阿达纳、布尔萨。

货币:土耳其里拉。

国家元首 总统苏莱曼德米雷尔(Suleyman Demirel), 1993年5月16日就任。

耳其的简耳其是由地中海文化和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多民族文化国家。横跨亚欧两大洲,亚洲部分占总面积的96.9%。北临黑海,南濒爱琴海,黑海海峡为国际水运交通要道。亚洲部分主体为安纳托里亚高原,周围有山脉环绕,沿海为低地和平原。居民中98%信奉伊斯兰教。土耳其语为官方语言。

土耳其濒临地中海与黑海,横跨欧亚两大洲。风貌之佳令人感到美不胜收,就象其地毯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土耳其拥有丰富多变的地理环境。由东向西贯穿而行的话,你可体会到它冬季的漫长酷冷,看到处处终年披银盖雪的山岳地带,高地上春季盛开的白桦。你也能体会到凉爽的长夏,看到条条河川潺潺而流。在干草原地带,则绵延连接着光秃秃的小丘和一望无际的小麦田。这麦田随着太阳的照射,时而呈现广阔无垠的紫光绒毯,时而发出灰色光芒,转眼之间又演变成暖色和金灰色,变化多姿。

从北往南走,在连绵高山为屏的黑海海岸一带,温暖苍翠,盛产榛果、玉米和茶。沿着高山峡谷和海边弯弯曲曲的道路,在你眺望奔放如滔的黑海的同时,便进入高原地带。那里又另有一番景色,长满牧草的山坡,空旷的草原和无限的孔亚大平原。之后越过托洛斯山脉的叶树林带,渐渐接近地中海边,便可以观赏到月桂树、百里香等。

同自然风光一样奇妙的是悠久灿烂的土耳其历史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500年之间,土耳其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安卡拉的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里,你会看到约公元前7000年的世界最早农耕群落的复制景象。罗马人建造的宏伟的水道桥,使得城市更加集中。由SINAN和其他奥斯曼建筑师所建造的桥梁星散在乡间,历经数百年,至今雄风不减。各种古文化遗址可谓不胜枚举。安那托利亚内陆的古文明区域,流传着许多相同的传说:富裕的利迪亚国王克利萨斯、点物成金的国王麦德斯和名将亚历山大王。

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米尔是土耳其最引人注目的大都市。这里除了众多的博物馆、名胜古迹、遗址、酒馆之外,还有贩售银器、铜制品、毛毯和金饰等五花八门物品的杂货集市。可以让你在欣赏完土耳其声色共鸣、形味共赏的景观之后,带走一份土耳其的风情。

国名: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

国名释义:"土耳其"一词由"突厥"演变而来。在鞑靼语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国家"。

国歌:《独立进行曲》。

国花:郁金香。

面积:780576平方千米。

人口:6000万(1993年)。

民族:土耳其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等。

宗教:居民中98%信奉伊斯兰教。

语言:土耳其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安卡拉。

主要城市: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阿达纳、布尔萨。

货币:土耳其里拉。

国家元首 总统苏莱曼德米雷尔(Suleyman Demirel), 1993年5月16日就任。

地跨亚、欧两洲。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希腊和保加利亚,濒地中海和黑海。海岸线长3518公里。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20℃和4-18℃。

土耳其人史称突厥,8世纪起由阿尔泰山一带迁入小亚细亚,13世纪末建立奥斯曼帝国,16世纪为鼎盛期,20世纪初沦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总统

人口:6200万(1997年11月)。土耳其人占80%以上,库尔德人约占15%。土耳其语为国语,99%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5%属尼派,余属阿拉维派。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73个省、约600个县、3.6万多乡村。

政治:宪法规定,大国民议会为唯一的立法机构,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

经济:矿产资源丰富,铬矿储量为1亿吨,居世界前列。土在中东地区农业较好,工业有一定基础。多年来,土经济存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财政赤字大、收入分配不均及失业率较高等问题。1990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调控,放开进口,稳定汇率,取得一定成效。

货币名称:土耳其里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