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是怎样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鲤鱼 (鲤科) Cyprinus carpio [地方名]鲤拐子、鲤子、仁鱼、朱砂鲤、朝仔、毛鱼、花鱼。

[形态特征]体长,略侧扁,背部在背鳍前稍隆起。口下位或亚下位,呈马蹄形。有吻须一对,较短;颌须一对,其长度为吻须的2倍。鳃耙短。下咽齿3行。腹部圆。鳞片大而圆。侧线明显,微弯,侧线鳞36枚。背鳍长,其起点至吻端比至尾鳍基部为近。臀鳍短。背鳍、臀鳍第3棘为粗壮的带锯齿的硬棘。尾鳍深叉形。荷包鲤体宽。红鲤红色。

鲤鱼,多为青黄色,尾鳍下叶为红色。水底层栖息,是杂食性鱼类,生长迅速,耐高温,耐污染。养殖鲤鱼各种饲料均食;自然水体中鲤鱼不偏食,但垂钓中应变换饵料种类和色泽调配。台湾用的“万能饵”钓鲤,效果尤佳。鲤鱼体大,善游,拉线猛,为防止折竿、断线,应选用大钩、粗线、大坠、长漂,鱼竿宜用硬尖手竿,用海竿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 鲤鱼喜弱光,好动,因此水色深暗、透明度低的肥水区;湖、塘、库中间较深的低洼区;岸边弱光区、溪河交叉口处、河塘水进出口的地方都是下钓鲤鱼的好地方。此外春末夏初,产卵季节、河塘岸边有水生植物的地方也是鲤鱼喜欢的去处。

(2) 鲤鱼觅食主要靠触觉和嗅觉,因此其钓饵应选择目标显著、味道香甜的食物,如:蚯蚓、红线虫、小虾、面食、米饭、糟食、配合颗粒饲料等。

(3) 当诱饵撒下、鲤鱼进入窝子后,水面会有气泡逸出,有时水面还出现密密麻麻的水泡和腐殖质,这是鲤鱼在水底拱沁、觅食的结果。此时下钓,效果好,但饲料应大些,这样鲤鱼才会很快发现目标。下钩后,见浮漂上浮,散子沉没水中两粒,即可放线、收线,来回往返,经几个回合后,即将鱼头提出水面,稍停片刻,将鱼拉近岸边,最后把鱼取出。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