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广告识别虚假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近日发出新的消费警示,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推荐了识别虚假药品广告的8种新方法。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近日发出的《药品不假,广告虚假》的消费警示说,为提防不法经营厂(商)利用广告欺骗和误导顾客,增强识别虚假药品广告能力,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格外当心,并向消费者介绍了识别虚假药品广告的8种方法:

一、缺少药品生产批号、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的广告。(广告审查批准文号为10位数,前6位为审查年份、月份,后4位代表药品广告序号)。

二、 超出有效期的药品广告(药品广告的有效期为1年)。对用下列用语来表示药品广告的要特别当心。如:“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无任何副作用”、“根治”、“疗效最佳”、“药到病除”等不科学表示药品功能的断言。

三、 用绝对化的语言表示的药品广告,如:“国家级新药”、“药之王”、“最高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治法”等,以及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治愈率百分之×”、“有效率百分之×”、“获得××最高、最新奖项”等广告。

四、使用科研机构、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名义或形象作证明的药品广告。使用儿童名义或形象,以儿童为广告诉求对象。

五、含有有奖销售、让利销售及馈赠、降价等形式的广告。

六、有明示或暗示服用药品能应付现代紧张生活的需要,或增强性功能内容的广告。

七、有直接显示疾病症状、病理和医疗诊断画面的广告。

八、国家明令禁止发布的药品广告,有的不法厂商却违规擅自发布。如:防疫制品、试生产期的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艾滋病药品、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品、精神药品、计划生育用药、戒毒药品等药品,国家是明令禁止发布广告的。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