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

——张晓松

大旱之年,气象部门利用适宜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增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望着绵绵细雨,人们在欣喜之余,不禁有些担忧:人工增雨会不会污染环境呢?

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心,人工增雨对于大气、水等环境因素是没有危害的。

人工增雨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一个地区下了一定量的雨水,并不是说其上空云层中就含有这么多的水分,只能下这么多的雨,只不过因为条件不适宜,更多的水分才没有能够凝结降落下来。于是,人们就试图通过飞机、大炮、火箭等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剂,促使云中更多的水分变成雨滴降落下来。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催化剂会不会随着雨水降到地面,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呢?

据了解,目前人工增雨作业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有三类:第一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第二类是温度很低的干冰,其汽化时可使周围空气层冷却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从而引起水滴的凝结,通常1克干冰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云雾大气中,可形成1000亿到1万亿个冰晶;第三类催化剂是被称为“成核剂”的碘化银,它具有云中自然冰核的性质。

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它和盐都是来源于天然物质,因而也不会对自然环境有什么污染。另外,由于盐粒等只适用于温度高于零摄氏度的暖云,干冰的制造、保存和运输很不方便,实际作业中较少使用。

碘化银是目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所使用的主要催化剂。碘化银本身毒性很低,再加上它比干冰制造冰晶的效能高出成百倍,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要播撒十几克至几十克就能奏效,因而投放量也很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处陈志宇处长告诉我们,经过多年来的效果评估,实施人工催化剂后的降水中,碘化银的含量极低,在数量上是根本无法测算的,因而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不会的,因为其没有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