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制剂。
丸剂包括滴丸、糖丸等,本部主要为滴丸。
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口服应用,亦可供外用,如耳丸、眼丸等。
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剂型比较,至少要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缓释药物虽然减少了服药次数,但是不能达到在服药间隔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并且其药代动力学易受胃肠道环境(如胃肠道动力与排空速度,胃肠道ph,与食物共同服用,患者年龄)的影响,血药浓度的可预计性较差,胃肠道环境对缓释剂的血药浓度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食物可通过与药物直接的化学作用或通过影响胃肠道动力及ph间接地影响缓释药物的吸收。缓释剂与食物同服时有可能造成“药物倾泻”现象,即大幅度增加药物吸收的速率,造成血药浓度的陡升,从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因此,患者服用缓释剂时常会受到限制,如必须空腹服药等。理想的缓释制剂应既有普通制剂奏效快的优点,又应有普通制剂不具备的药效持久的特点,因此缓释制剂应包括速释和缓释两个组成部分[3]。为克服缓释剂的这些缺点,控释药物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