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溶洞位于商洛地区柞水县城南17公里的石瓮乡,距西安165公里.
溶洞风景区包括佛爷洞、风洞、百神洞、天洞、云雾洞等百余个溶洞。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林仙 境”媲美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青水秀之风姿,是陕西省一处以溶洞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
在已开放的溶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猴、石佛维妙维肖,酷似逼真;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人的自然艺术宫殿令广大游客惊叹不已,誉其为“北国奇观”和“西北一绝”。一九九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列为全省十大风景区之一,一九九九又被坪为全国名洞。
目前已发现溶洞115个,在已探明的17个溶洞中,具有吸引游人,景观绚丽多姿,可以开发利用的窑洞9个。目前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已对外开放。
佛爷洞,位于山腰,洞口高出公路100余米,由上、中、下三层和一个牛角状支洞组成。洞仙有5今天然大厅。洞内装有彩灯,各仲石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在五 颜六色的灯光下,绚丽多姿,如同仙境。
天洞与佛爷洞毗邻,为隧道式洞穴,小巧玲珑。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窄小。特别是洞壁的石花,小而多姿,朵朵相连、彩灯下似牡丹吐芳,如彩菊争艳。
风洞,是目前已发现的溶洞中最大的一个。据旧县志记载,此洞深约30公里,一日不能出。人能安全到达的部位距洞口8公里。洞内能容千人以上的大厅数十个。内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受惊吓,便展翅齐飞,声音之大,如雷贯耳。
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乾佑河相对,为3个突兀的尖峰,形成笔架状,叫笔架山。中间一峰又叫“对峰台”,山势峥嵘,四壁悬绝,巍峨壮丽。既像杭州的“飞来峰”,又似桂林的“独秀峰”,故有“西北奇峰”之称。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青峰翠绿,满山青草如茵;河中卵石堆砌,砂子细洁如玉。是一处灵境胜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柞水溶洞位于西安市南秦岭山中柞水县城南13公里的叉路口,磨石沟南4公里的石瓮乡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
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青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在已探明的17个溶洞中,最为吸引游人、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可以开发利用的溶洞有9个。其中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等已对外开放。
佛爷洞由上、中、下三层和一个牛角状支洞组成,洞内有5个天然大厅,钟乳造型千姿百态,有“石人”、“石马”、“唐僧”、“八戒”等,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各种石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在五颜六色的灯光下,绚丽多姿,如同仙境。
天洞为隧道式洞穴,小巧玲珑。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窄小。有的石笋墩实憨厚,有的则嫩芽细枝正在发育;有的地方如同排列着众多的石锣、石鼓,手掌击之,訇然有声,音色各异。特别是洞壁的石花,小而多姿,朵朵相连。彩灯下似牡丹吐芳,如彩菊争艳。
风洞是至今发现最大的溶洞,洞内可容1000人以上的大厅数10个。特别是其内的“蝙蝠堂”,堂内可容2000人,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受惊吓便展翅齐飞,声音如雷贯耳,形成一大奇观。
笔架山风景在柞水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青峰翠绿,满山青草如茵。河中卵石堆砌,砂子细洁如玉。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河相对,有三个尖峰,形成笔架状,为四壁峻峭、巍峨壮丽的笔架山。中间一峰又叫“对台峰”,山势峥嵘,四壁悬绝,既象杭州的“飞来峰”,又似桂林的“独秀峰”,风景十分奇特,故有“西北奇峰”之称。
柞水县石翁镇山清水秀,奇峰突兀。因为其地质多为石灰岩,裂缝较多,透水性好,加之又系亚热带气候,温度较高,岩溶发育较快,已明显外露的有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及西干沟的玉霞洞、金铃洞、探奇洞和东干沟的云雾洞共100多个溶洞。洞内钟乳石和石笋干姿百态,各具风采,均可与杭州瑶林仙境媲美,与桂林山水争奇。由于这里系纯净的自然风物,无任何污染,又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1985年4月25日,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游洞后题诗:“神雕鬼凿九分玄,天设地造一奇观。楼台亭廓有怪致,深遂森密幽生寒。偷来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此处别开一重天。”1985年5月上旬,已故的原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陈元方游洞题诗:“古洞天功成,人间大奇观。陕西文物盛,四化花争艳。”1994年6月11日,商洛籍著名作家贾平凹游洞题诗:“脸前鸟鸣树,身后蝶恋花。有乳欲哺谁,无戏幕不拉。卧笋思七贤,敲壁想伯牙。归来日暮里,柴门吃糊把。”同日,著名散文作家刘成章游洞题诗:“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奇大美大艺术,谁人品味不折腰。”
参考资料:http://tour.52593.com/places_info/placesid/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