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惊艳”?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最能形容女人风情的词,我想是惊艳。

惊艳,是月光下的游园惊梦,是黑夜里乍放的焰火,是风隔着时光吹动一个女人的白色长裙。

梅艳芳和吴倩莲是我很喜欢的女人,她们的姿色并不在五官上,而是一种自然的举手投足,并不把自己刻意弄得娇媚或甜腻,但骨子里散发出女人气质。

她们的低沉,或者清朗,都有磁性的光辉,印证了眉目不是用来点缀,而是用来传神。

张爱玲说,叫“荷生”的人生命中多了一些六月荷塘的颜色,而女人生命中的颜色来自“态”。

有态的女人常常令人觉得惊艳。就像梅艳芳唱的《女人花》,有彻悟,也有缱绻;有淡然,也有浓郁,不惊处自有一番惊心。

…………

惊艳的“艳”,其实是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婴儿啼哭后带泪的莞尔,红顶白鹅愣愣地临水自照,初雪之后的霁晴,夹在书中多年脉络仍旧清晰的叶片……王安石晚年隐居写的: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那种忽见千帆也是惊艳。

而一个女人的惊艳亦有令人隔着距离的起敬与爱慕。

明人李渔写春游遇雨,避一亭中,见无数女子,妍媸不一皆慌忙奔至亭内。其中一三十岁贫女子独立檐下,并不往亭内无隙地再挤。人皆抖湿衣,她则听其自然,因檐下雨侵,抖之无益。一会儿,雨将止,人匆散,她仍立于亭中。不一时,雨复作,众人奔回,那些女子衣衫之湿,数倍于前,姿态百出,其状甚狼狈。而那女子仍平和而立,自有从容之态。

李渔为此感慨,此女子之态缘自平素之养,虽贫并年三十,“然使二八人与颈珠顶翠者皆出其下”。此女子无华中有态,布衣中有佩珠翠者不及之“惊艳”。

每每盼望着与惊艳相逢。虽同为女人。

在灰色平凡的生活里,遇见她。她的脸庞安静或者明朗,头发在她光洁的额角飘拂,有音乐在她身旁流动。她在人群中一闪而过,却牵动无数惊艳的目光。

参考资料:http://www.msw.sdu.edu.cn/bbs/simple/index.php?t7425.html

惊讶的美丽

让别人吃惊的“艳”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