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民营医院怎么成了后娘的孩子?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今后,对于医疗机构的不良职业行为,卫生管理部门将以分数形式“记账”。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医疗广告专家研讨会上获悉,上海市年内将施行《医疗机构不良职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100张床位以下的民营医疗机构,“不良分数”累计到一定程度,将被注销医疗机构许可证(10月18日《青年报》)。

北京新兴医院、上海长江医院等一批民营医疗机构“诊疗黑幕”被披露后,几乎让所

有民营医院背上了黑锅。对此,专家建议对民营医疗机构实行“信用等级评估”,应该说,这种出发点是善意的,操作手法也很有新意。但是,“研讨会”开成了“批判会”不说,“办法”竟然通篇不提公立医院,似乎有“厚此薄彼”之嫌。

不得不承认,过度检查、过度诊疗和虚假广告等“三大问题”正在让民营医院陷入“诚信危机”。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抹杀的。民营医院的出现和发展,将会更好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满足群众医疗需求。通过竞争,可促进公立医院的改革与管理,使整个医疗市场无论从技术、服务还是价格,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

但是,有关部门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却有两种眼光,两种尺度,民营医院就像“后娘的孩子”,常常遭遇不公平待遇。在卫生市场资源的分配上,对民营医院有诸多限制,比如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医院资格的取得、申请社区医疗准入等方面都遇到来自卫生行政部门的限制。同时,民营医院在行政执法中更容易遭遇歧视与不公。在执法范围和违法认定、处罚上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采取不同的标准。举个例子,公立医疗机构发生严重乱收费行为(即使像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那样),往往也只是对院长免职,而民营医院就可能被吊销许可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承担的主要是“守夜人”职责,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是保障市场主体进行公平交易的制度提供者。政府既然承认了民营医院的合法地位,就应该让其享有与其他性质的医疗机构平等的待遇。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游戏规则”时厚此薄彼,势必将破坏“公平与正义”这一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则,最终损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患者)的权益。

当前,民营医院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有可能走得不规范,也有可能摔跤跌步,这些不规范之处,需要政府及早制定对民营医院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更需要政府通过政策的导向,为民营医院创造公平、宽松的社会生存环境。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