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虑投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有不同的需求,通常我们可以分五大阶段来考虑。

第一阶段,为青年期,指20-30岁阶段,这期间的特点是开始工作,积蓄渐渐增加,对投资理财已有初步了解,或者开始摸索投资的步骤和规律。在这个时期,由于投資期可长达数十年,投资人可承担较高的风险,因此可采取较积极的投资策略来分配投资组合,例如放较高的比例在与股票及股票基金组合相关的投资上,让财富快速增长。

第二阶段,为成年期,指结婚后十年,也就是30到45岁左右。这期间收入渐趋稳定,家庭财富积累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这期间的花销多集中一些较为昂贵的项目(买车、购房、家庭装修等等)。从投资的观点看,该年龄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依然较高,故而投資目标应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组合应偏向于积极增长的股票基金的组合,在保留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但也要留有较小比例的资产投入保守类项目如债券等。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指结婚后第二个十年,亦即45到55岁左右。其特点是,收入已超过支出,子女的教育费用上升为主要的负担。在这一年龄段,财务目标应为子女的教育经费。该年龄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投资时应兼顾到收益和财富增长之间的平衡问题。投资组合平衡为宜,投資应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定期存款等。

第四阶段,进入稳定期,指结婚后的第三个十年前后(55岁到65岁)这时个人的事业和收入已达到最高峰,为退休生活做准备成为投資的重点。该年龄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此时应调整投资组合的比例,减低积极投资比例,而侧重收益型投资,以期避开较高的风险。投资组合以资产保护为主,适当配合小比例的积极性投资,用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阶段,达到退休期(65岁以上)。该年龄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低,这时投资以保护资产安全为主要的目标,保本为根本。应着眼于有固定收入,保本及避税的投资工具,使老年生活确有保障,并为将来资产转移作好准备。

以上只是一个简略的分段,实际上因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实际的投資组合会跟同年龄段的一般组合不尽相同,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作者:张进(Jim Zhang) ,MA ,CFA,金融学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协会会员,资深投资理财顾问,十余年证券、期货交易、住房贷款,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与研究从业经历。

参考资料:http://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28639.html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