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盆景 ?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水仙成为盆景艺术,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人许开(仲企)诗:“定州红花瓷,块石艺灵苗,芳苞出水仙,厥名为玉霄”。当时即用著名的定州红瓷为盆,放入玲珑块石,成为盆景艺术,供玩赏。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中载:“水仙花以精盆植之,可供书室雅玩”。并介绍了最原始的造型法:“初起叶时,以砖压住不令即透,则他日花出叶上”。

水仙花的雕刻艺术和水养方法,最详细的记述是福建漳州翁国梁《水仙花考》(1936),写道:水仙花在漳州,价极低廉,故水仙岁暮,家家互种,盆植者多以小刀刻其地下茎(即球茎),削去球茎之一大半,至见幼叶为止,据云:经此刻削之后,其叶生长,则为卷状,而花茎必高于叶矣。刻削之后,即以棉花包裹之,竖立盆中,用粗沙、小石子或牡砺壳、蛤壳等掩之,借以扶持,不致其歪倒耳,实无其他作用,候其发叶,置于案头,早晨移出晒日光,遇阴雨天气,则浇热水,待其抽茎很高。才把红纸条或红丝线,绾于花茎,以为点缀。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