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萧克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http://changzheng.china1840-1949.net.cn/changzheng70/czbd7.htm图为萧克上将为家乡捐献的图书赵山摄

1934年11月16日,西进中的红军,在湘南嘉禾县的行廊,将敌军击溃后通过了桐梁桥。嘉禾这片红土地,哺育出红六军团长、开国上将——萧克。

11月14日,记者冒雨来到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89号,拜谒萧克故居。我们要进门时,一条忠于职守的义犬拦住了路。路过这里的小街田村文书萧成浩,及时前来为我们解了围。

他说,我是萧克的玄孙,是听着老爷爷的故事长大的。这座老房子是萧家三弟兄参加革命前居住的地方,现在由萧克大哥的孙子居住和看护。萧克的大哥是农会领袖,因为萧克和二哥萧克允参加了红军,大哥被白军杀害。萧克允曾任鄂东南红军第三师参谋长,1933年在湖北通城与白军作战时牺牲。

萧成浩说,老爷爷1927年离乡后,至今共回来三次。三次回乡,我都在场。1981年12月,老将军离家54年后第一次回来。车到村口,他让司机停了车,自己下车步行进村。他摘下帽子,走路不让人搀扶。他说,我是回家,不是来视察,是一个人民的儿子回故乡。他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的房子说,这是某家的,那是某家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他向前来迎接的村民打招呼,用方言大声说:“你们好,大家都好哇!”那天吃中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是南瓜稀饭就酸青菜。他教导亲属:“在下面好好做,虽然很辛苦,但有饭吃”。还走到村里的水井旁看了看井说:“这样的井,水不行,要改造”。临走时,在墙上题了一首《还乡吟》:“离家半纪经百战,至今耄耋始还乡。全村老小倾家出,季子归来无锦裳。”以做训诫。 1988年,老爷爷第二次回来后,召集村民在一块空地上开了个会。号召大家:“要勤劳,把事情做好,地种好……”第三次回故乡,是参加湘南起义7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老爷爷已90岁高龄,但他还关心着家乡的经济和文教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叮嘱当地干部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记者采访嘉禾县图书馆馆长彭友生时,彭馆长说:“将军第二次回嘉禾,专程来到县图书馆,询问图书阅览工作和文化建设情况。第三次回故乡时,他就捐赠了万余册图书,整整摆满了五六个大书架。医药卫生、交通运输、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记者用的《新闻研究资料》,什么书都有。我们专门设立了‘萧克捐书专藏室’。”

萧成浩说,老爷爷看到家乡孩子上学难,就多方牵线搭桥。结果,3 位香港实业家捐资25万元,建成了小街田希望小学。现在,孩子们上学再不用跑很远了。小街田村有好几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有一个,还考上了博士生。 萧克的侄孙媳妇王家丽说:“老爷爷关心家乡的发展,但对自己的亲属,要求十分严格。我的大女儿想当兵,体检时个头矮了一点儿。叔叔(萧克的儿子)说,如果老爷子知道,是不会让走后门儿的,我们不能坏了规矩。”

由于年事已高,萧克将军现在住进了医院。嘉禾的乡亲们,盼他早日康复,再回家乡看一看。

萧克简历

1907年7月14日出生在湖南嘉禾。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参与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29岁正式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30岁率八路军包围北平,建立了敌后根据地;40岁参与了指挥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原、解放全中国的斗争。

解放后,他曾任军训部长、训练总监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等。他是健在的参加过长征的三位开国上将中,惟一的南昌起义亲历者。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