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红一方面军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0年8月23日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和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第三军团,共3万余人。组成后,进行二打长沙、吉安战斗和3次反“围剿”。在此期间,红军第二十、第二十二、第三十五、第七军归建。1931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成立,红军第一方面军总部兼红军第一军团指挥部撤销,第三军团和第一军团各国归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并统称“中央红军”。1931年底,增建第五军团。1932年上半年,中央红军进行赣州战役。7月,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兼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治委员,叶剑英、刘伯承先后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接着,进行南雄水口、宜黄乐安、建黎泰、金资等战役和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3月至9月,第一方面军部队在福建、江西省进行分离作战。10月,正式组建第七、第九军团。这时,方面军达10万人。1934年1月,第一方面军总部再次撤销。9月,组成第八军团。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进行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10月21日,中央红军86859人随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长征。接连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损失很大,减少到3万余人。12月,第八军团撤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过大雪山,抢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于6月18日,在懋功(今小金)与第四方面军会师。7月21日,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依次改为第一、第三、第五、第三十二军。8月18日,第一方面军番号再度恢复,周恩来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周昆任参谋长,李富春(后来瑞)任政治部主任。随后,第五方面军指挥部及第一、第三军,和中央纵队合编为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随后,继续向北挺进,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今吴旗)镇,胜利结束长征。11月初,在甘泉地区同第十五军团会师。11月3日,再次恢复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嫁祥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军团(原第一、第三军合编)、第十五军团,共约1.5万人,从11月下旬起,先后进行了直罗镇、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0月,在甘肃省静宁、会宁地区,同第二、第四方面国会师,并进行了山城堡战役,1937年8月25日,第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48973.ht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