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给我介绍一下陕西的法门寺吗?谢谢!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法门寺位於陕西省扶风县北10公里的崇正镇(今法门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去宝鸡96公里。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被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其中有121件璀璨夺目的金银器,17件玲珑玉润的琉璃器,16件已失传的“秘色瓷”器,还有700多件锦、绫、罗、纱、绢、绮、绣等各类纺织品。这批文物种类之繁、数量之多、质量之优、作之精、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这一考古发现立刻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专家们指出: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和文物出土是陕西继秦兵马俑坑之後的又一重大发现。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於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後,现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忧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实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宗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唐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後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第一次开示佛骨。佛指舍利的重现,掀起了一股崇佛热潮。显庆四年(650年),宫廷主持佛事活动的僧人智、弘静向高宗建议再示法门寺佛骨,高宗敕准前往开示,并赐钱五千、绢五十匹以充供养,後又赐绢三千匹作为造佛像、宝塔的资金。佛指舍利再现人间时,道宣律师目睹手摸,他这样记述:“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孔正方,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余内小指於孔中,恰受。”这1981年8月23日,位于西安以西100多公里的扶风县法门寺宝塔轰然倒塌,从塔中发现了大量的佛教文物。1987年,陕西省的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地宫后室上的藻井盖,石盖上有一道裂缝,用电筒一照,金光反射,原来里面埋藏着大量的金银器与织金锦。至此,被埋葬了1000多年的大唐皇室丝织品终于重见天日了。

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碑文可知,该寺始建于汉代,宫内藏有佛骨。佛骨每隔30年被迎入宫中一次,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时期。碑文记载,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是在唐懿宗时期,此后地宫就被关闭,直至今日。因此,地宫中供奉的丝绸大部分是晚唐懿宗时期的产品。

地宫前后三室均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数量极大。最为精美的是红罗地蹙金绣随捧真身菩萨佛衣模型一套五件,以及包裹佛指用的锦套一件。这组衣物原置于鎏金银菩萨捧真身像手捧的漆盒内,包括上衣、下裳、袈裟、案裙和坐垫,按比例缩小成身高约10厘米左右。这件菩萨名为捧真身,可知唐代皇帝在迎佛骨回宫过程中,就是将其置于菩萨所捧的荷叶盘上的。但重新埋入地宫时,佛骨被置于宝函之中,另捧于菩萨手上的这些衣物,则应该是为佛祖特制的衣物模型。这套衣物所用原料均为降色罗地蹙金绣面,绢里。上衣绣满了折枝花卉,花心有一颗珠;下裳和案裙饰以云纹,袈裟图案最为复杂,采用七节二十一水田格,格上绣着盛开的莲花;坐垫于跪拜时用作膝垫,绣有正面莲花。蹙金绣是一种用捻金线在织物表面盘成图案,然后以其他丝线把金线固定的绣法。这套衣物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唐代蹙金绣品。

此外,在一个腐朽的白藤箱里堆积的丝绸达780层,有23厘米厚,若铺展开来,面积可达400多平方米。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随葬物帐碑上详细记载了当时供奉的各种物品名称,其中有丝、帛、罗、花罗、绘罗、可幅绫、缭绫、织成绫、赭黄熟绿绫、细异纹绫、白异纹绫、织成绮线绫、绮、龙纹绮、辟邪绮、锦、金锦、金褐、银褐、白叠、夹缬、绣、蹙金绣等,包括丝、棉、毛等各种材料的织物。这些织物,无疑是晚唐时期染织业最高水平的代表。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用金线显示花纹的织金锦,所使用的拈金线极为精致。但可惜的是,目前的文保技术还不能将其揭开,由于总体保存状况不佳,大部分仍被封存于冰箱之中。日前,中国文物部门正在与德国合作,共同攻克这一文保难题。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