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是怎么回事?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黑潮是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向北流动的一支强西边界海流,它因水色深蓝似黑色而得名。相对于所流经的海域来说,它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黑潮起源于菲律宾东南,是北赤道流的一个向北分支的延伸。主流沿巴士海峡东侧北上,经台湾东岸苏澳至与那国岛之间进入东海,然后沿东海陆架边缘与陆坡毗连区域流向东北,至奄美大岛以西约北纬29°、东经128°附近折向东,经吐噶喇和大隅海峡离开东海返回太平洋,并沿日本南岸东流。

黑潮在东海的途径终年比较稳定,它相当于100或200米层上的温度水平梯度最大的地带。可以用100米层上的20℃等温线或200米层上的18℃等温线来表征。

黑潮以流速强、流幅窄和厚度大而著称。吕宋岛附近海域的最大流速有2节,在巴士海峡和台湾以东,其流速为3节或以上。进入东海后,流速有所减小,通常为1—2节,至北纬26°30′、东经126°附近,流速又增大,表层流速可达2.5—3节。至屋久岛西南,其表层流速可达3—4节。

黑潮的流幅较窄,约为150公里,大于0.8节流速的黑潮主流宽度变化在70—110公里之间。黑潮的厚度在东海为800—1000米。

在黑潮右侧存在向南的逆流。巴士海峡以东的逆流主要与终年存在的暖涡有关,流速最大为1—2节。在冲绳、奄美大岛附近,逆流流速不大,约0.3—0.5节,厚度较浅。

若以1200米深度作为参考面,黑潮的平均流量为28*106米3/秒。如以700米深度作为起算面,则黑潮在东海的平均流量约为21*106米3/秒。东海黑潮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秋季的流量最小,冬季较高,春季最高,夏季次之。东海黑潮流量的短期变化也较明显,半月中的变化可达10%。黑潮右侧逆流的流量较小,一般在黑潮的三分之一以下。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