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利诱孩子?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据信息时报报道,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将于本周日结束,在广州各高校,很多大学生们此时已是一刻不闲,选择报考单位、准备资料、网上交费……在这群考试大军中,据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报考并非本人意愿,他们或许想读研、想进外企或是想尝试一种更富于挑战性的职业,但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被迫应考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

父母劝女儿走仕途考公务员是必经之路

“很多个晚上没睡好觉了!”中山大学人文学院的杨同学说。“忙得喘不过气来!还没有正式报名!”与她同样有这种抱怨的还有同宿舍的几名同学。公务员网上报考的形式已经免去了现场报名那种要排长龙的劳累,何以让同学们如此“身心疲惫“呢?据了解,父母之言、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处于被迫应考的困局中。

杨同学称,这个十一长假回家,她本想好好与父母亲热一下,没想到还是不快而归,几天的假期里,父母天天给她做思想工作,劝说她认真复习参加公务员考试。杨同学在认为“父母之命难为!”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考研的理想,以至于近期来经常是辗转难眠,“心好累”!

杨同学说,她已在今年暑假就着手准备明年初的研究生考试,能够读社会学的研究生一直是她的梦想,因为是跨系跨专业,需要学习和复习的内容很多,其实是没有更多时间兼顾其他事情的。但现为阳江某国家机关公务员的父母却一直希望女儿能够走上仕途之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令杨同学压力倍增,既不想让父母失望,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近日来,选择报考单位,准备资料,以及准备银行卡账号交费耗费了她不少复习时间。杨同学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可能还需要看一下公务员考试相关书籍,熟悉题型,所以考研复习又要耽搁下来了。

虽然已被学校保研仍不能放弃考公务员

与杨同学同校的周同学说,自己已被保送上了本系的研究生,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是认真准备毕业论文,好好巩固专业知识准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公务员考试报名通知一下来,家里便频繁来电告诉周同学公务员考试“一定不能放弃”。

报考的这段时间也正是周同学进行保研第二次面试和准备审核材料的时间,在学校东奔西走,体检、准备材料、准备二面时还必须得腾出一些时间来准备公务员考试所需的材料,周同学每天都要折腾到很晚。父母的意思是如果能考上公务员就不要再继续读研了,但周同学说他很热爱这个学科,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才争取到这个保送资格。但家里人都说读了研究生将来还不是要考公务员,不如早考、早工作。疲惫不堪的周同学说:“我还是想多读点书!”

外企是我的奋斗目标但父母说女孩子要稳定

这个月以来一直忙着参加招聘会、忙着网申、忙着准备简历的吴同学也是摇头叹息。华师的小吴说,她的家长来电告知,一定要好好准备公务员考试,“女孩子还是稳定一点好!”

对物流行业一直很有兴趣的吴同学,整个大学期间都在为这个目标筹备着,她努力学习物流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外语,今年暑假还在某大型物流公司实习了两个月。

对于职业选择,吴同学说她早已把几家行内比较有名的公司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可是家里人却认为:“女孩子还是稳定点好!”于是,公务员便成了家长们眼中的首选稳定职业。在父母轮番劝说下,小吴有些动摇了,她说:“父母经验丰富,他们应该是对的吧,尽管我很不喜欢公务员这个职业,但还会听他们的!”

高校教师:大学生应给自己合理定位

面对大学生们的困惑,广州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大学生择业要先看清自己的兴趣所向,不能盲目择业。学生在选择报考公务员之前,应先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内容是否附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作为父母也应该遵从孩子的意见。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自主性较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这种压迫式、命令式的要求反倒对孩子的未来成长不利,就业就更无从谈起。

公务员这个职业未必适合所有人,学生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条件和兴趣挑选合适自己的行业,家长意见只能作为指导、参考,究竟选择怎样的方向,大学生应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