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孩子的自我保护?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上当.

孩子的自我保护

前不久,邻居女孩机智地应对了一次危险遭遇。

那天下午,这名9岁的小女孩放学后,正独自回家,半路上忽被一中年妇女拦住,并声称是

其母的好友。“你妈正忙着,让我来接你去玩,汽车就在前面停着。”她一边说,一边还急着

想把小女孩抱起。小女孩疑惑地退后,突然机敏地甩出一句:“你认识我妈,那她叫什么名字?”

妇女一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小女孩见状立即转身向不远处的同学呼救,并跑了过去。那妇女

马上慌慌张张地逃遁了。

实践证明,使孩子免受非法侵害,免受突如其来灾祸的伤害,经常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

训练和教育,让他们学会面临危险时的脱逃和应对技能,对于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那位9岁女孩的家长,就曾向她进行过如下的基本训练和教育:

一、熟悉自我情况,了解必备事项。家长让孩子牢记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学校的地址及电话、

邮政编码;懂得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电话的打法;知道辖区内或学校附近的派出所

(报警点)位置等。在孩子有可能独处、独行之前,更应教会他们熟记以上这些事项。家长可在

家中显眼处贴上写有基本情况和事项的大纸片,以便独处的孩子在遇上危险时及时获得帮助。

二、教孩子学会正确应对陌生人。首先,学校和家长应教育孩子尽量与熟悉的同伴们在一起。

凡独行时路遇陌生人搭话,必须保持必要的镇静和警觉。从多起孩子被拐案件中分析得知,犯罪分

子往往从胆小、慌乱不安者下手。其次要有意识地把尊敬他人与加强自我保护区分开来。通常的教

育中,孩子往往被要求服从和尊敬长者。因此,那些以“关心孩子”、“代为接送”、“让我进来

做客”为幌子行骗的不法分子,往往容易在“乖孩子”手上得逞。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孩子进行思

想品德和礼仪教育的同时,学校应教孩子学会明辨真伪,保持警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家长则常

以故事、游戏等形式,告诉孩子目前的治安现状以及犯罪分子惯用伎俩,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学会

区别对待。此外,家长在不得不让孩子独处家中时,应仔细叮嘱孩 子:若陌生人敲门,不可随意开

门,最好的办法是隔着大门告诉对方,父母正在休息,请他以后再来。另外,家长不应让孩子佩戴

贵重的首饰、手表等,以免遭遇抢劫。并教导他在万一遇劫时,不要与对方争辩搏斗,而应在脱离

危险后及时报警。

三、让孩子与邻里保持必要的联络。邻居之间若能加强联络,对于保证孩子的安全作用极大。

一旦发生意外,如家中失火,遭遇窃贼、煤气泄漏等,孩子立即可以向邻居求助,这一点对于城市

的孩子尤为重要。家长应允许孩子常去邻居家串门,或与邻居家孩子共同玩耍,增加感情交流;应

让邻居知道孩子及自己家庭里的基本情况和事项,以便及时联系;对于那些经常独处的孩子,更应

引导他们养成在遇见危险时马上向邻居家求助的习惯。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