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鸡蛋的认识误区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误区1:红壳蛋比白壳蛋好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认为红壳蛋营养价值高。其实,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它与其营养价值并无关系。

误区2:鸡蛋生吃营养高

其实,生吃鸡蛋不但营养难以吸收,还会损害健康。因为生鸡蛋内不仅存在许多病原体,蛋清中还含有抗生物素因子,它能干扰人体对生物素的利用。

误区3:蛋黄胆固醇高应丢弃

许多人不敢吃蛋黄,担心蛋黄中胆固醇多,吃了会使血脂增高。其实,虽然蛋黄富含胆固醇,但同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易于组织吸收和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

误区4:臭鸡蛋可以照吃

有些人对臭鸡蛋情有独钟,这是一种应当纠正的不良饮食习惯。我们先来看看鸡蛋变臭的过程:当鸡蛋存放过久或有裂缝时,蛋清中的杀菌素就会逐渐消耗减少。通过蛋壳气孔或裂缝侵入的鸡蛋内部的细菌就能大量繁殖,产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鸡蛋的臭味儿就是这些物质发出的。即使经过烹调,臭蛋中的胺类、亚硝酸盐、细菌毒素等依然存在,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臭蛋吃多了还会诱发癌症,因为亚硝酸盐和细菌毒素是人类致癌物。所以,鸡蛋变味后就不能再吃了。

误区5:功能鸡蛋比普通蛋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功能鸡蛋问世,这些鸡蛋中的某种矿物质的含量较高。但是一个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某种单一营养素的。否则,反而会打乱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平衡状态。因此在选择功能鸡蛋时,消费者应掌握缺什么吃什么的原则。

误区6:老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在人群中一直流传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其实,胆固醇在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只是在长期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心血管系统等损害。成年人一天的胆固醇建议摄入量为不超过300mg。就鸡蛋而言,以每天1个为宜,以免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过量。血脂高的老人可以每周吃3次鸡蛋。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