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什么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在“地球日”活动的影响下,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还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建议,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并要求各国政府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环境日”,象征着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环境规划理事会和环境基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保护环境500佳”。每年的世界环境口都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的制定,基本反映了当年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已提出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有:“警惕,全球变暖”、“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地球上的一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等。

多年来,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等。环境科学正是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孕育产生的。最早提出“环境科学”这一名词的是一位美国学者,当时环境科学仅研究宇宙飞船中的人工环境问题。

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主编出版了一本书《只有一个地球》,这本书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一部绪论性质的著作。这一时期有关环境问题的著作,大部分是研究污染或公害问题的。进入70年代后,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森林的过度砍伐、沙漠化面积的扩大、水土流失的加剧,加上许多木可更新资源的过度消耗,使人们日益认识到环境问题还应包括自然保护问题和生态平衡问题,以及资源问题等。

有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的出现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而且推动了整个科学体系的发展。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也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扩大到了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方面。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人们必将探索出一条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资料:网络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