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的起源是?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现时列中国大陆姓氏排名的第七位(2006年数据)。黄姓人口在广东省最多,占全国总黄姓人口的约19%,是广东和香港第三大姓。

由于黄、王两字音近(粤语读音相同),通常在说明时,会以“大肚黄”、“草头黄”或“江夏黄”作为强调。不过,虽然称做“草头黄”,实际上“黄”字本身即是一个部首,而非属于草部。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黄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黄姓的起源如下:

一、出自赢姓:据《诸暨孝义黄氏族谱》所载,黄氏为嬴姓十四氏之一。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赢。

伯益之后: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而其中的黄氏,约是商末周初时,在现今河南潢川建国,到了周朝,因受封为子爵,故又称做黄子国。

陆终之后:

陆终长子樊的长子南陆公,食采江夏,赐姓为黄。

陆终次子惠连受封于黄国,以国为氏。

仲衍之后:陆终长子樊被夏禹封于昆吾。昆吾君隐于夏末去其封地,居古岳州,生子高。商中宗子太戊时高为车正,号曰仲衍,伊尹嘉其贤,以孙女妻之,是为开姓始祖。至十三世石妣姬氏,周赐姓黄。

二、出自金天氏:台骀是少皋金天氏的曾孙,因治水有功,颛顼封他到汾川(今山西汾水流域)。其后人曾在春秋时其建立沈、姒、蓐、黄等国,周初,为晋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三、古代南方蛮族有黄姓。在广西南宁一带。《新唐书》记载:“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四、出自近代其它民族:多为避乱时改姓。如满族之“伊喇氏、西林觉罗氏、鄂吉氏、鄂佳氏、那拉纳喇氏”。亦或回族之“蒲氏”。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

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1、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

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

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

、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

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

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

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

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

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

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

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

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