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硫脲类药物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怎么办?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粒细胞缺乏症是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治疗后4~8周内,发病率约为0.5%。由于粒细胞过少引起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继而导致全身严重的感染,对生命的威胁极大。粒细胞缺乏症,其发病一是突然发生,始料不及,二是先出现白细胞减少,继而发生;表现为高热、畏寒、咽疼、头疼及极度乏力等,重者口腔、直肠、肛门、阴道或子宫粘膜坏死性溃疡,常有败血症发生。患者白细胞总数小于3×109/升,中性粒细胞小于1.5×109/升,严重者可为0。

治疗:立即停用硫脲类药物,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抢救;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输注白细胞等,粒细胞可逐渐恢复正常。病人脱险后,不能再使用硫脲类药物,应改为其他方法治疗甲亢。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不高,但发病急,常规观察血象很难预测,且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很少发展为粒细胞缺乏症,因此也难预防。在患者接受硫脲类药物治疗中,出现发热、咽痛时,嘱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