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诊治要什么?具体一点!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解放军302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李琳指出,秋冬季节是斑疹伤寒的流行季节。患者一旦怀疑自己患上此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尽量做到“四早”。

临床中较常见的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本病起病急,突然高热,常有寒战。体温可在1~2天内达39~40℃。伴严重头痛、肌肉酸痛(以腰、小腿肌肉为甚)、失眠、耳鸣等,重者可出现昏迷。部分病人在3~5天开始出现皮疹,其先起于躯干,很快遍及四肢。皮疹形态不一,边缘不整,大小不等。人们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李琳提醒,一旦有人出现上述不适,怀疑此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该病的治疗除一般性的治疗,如卧床休息、保持清洁、输液补充能量、高热时物理降温等方法外,对病原的治疗至关重要。解放军302医院在国内率先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斑疹伤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病人的症状可在2~3天内缓解。这种治疗克服了传统四环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四环素牙、胃肠道反应等,为斑疹伤寒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李琳:解放军302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传染病杂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诊治及其心理咨询与治疗。

流行性斑疹伤寒分为典型和轻型两种:冬春起病

1、典型:潜伏期5-12日,平均10-12日。少数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头痛、头晕、畏寒、恶心等,大部分急剧起病,伴有寒战、剧烈持久头痛、高度疲乏、周身肌肉酸痛、失眠、纳差、眼结膜和脸部充血等。发热:高达39-40度以上,热程14-18日,于第11-14日开始下降。皮疹:为重要体征,于起病第5日出现,先见于胸、肩、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数小时至一日内迅速发展至全身,初出时为鲜红色的充血性斑丘疹,按之退色,此后转变为暗红色或出血性,一般于出现后5-7日消失。神经系统症状:常很明显,早期即已出现,惊恐、兴奋,头痛最难忍受,发疹期可出现神志迟钝、谵妄、两手空抓等,其他如脑膜刺激征、肌肉震颤、舌震颤、昏迷、大小便失禁等也有发生,恢复常较慢。心血管系统症状:心、脉率增速或不规则,有中毒性心肌炎时出现心音低钝、奔马率、心率失常等,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其他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发绀,恶心、呕吐、纳差、便秘、腹胀等,偶有黄疸,病程早期可有脾肿大,部分病例有肝肿大。

2、轻型或不典型:其特点:热程较短,仅8-9日,热度较低,约39度左右;毒血症症状较轻,但周身疼痛仍较明显;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见于胸腹部;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仍较重,谵妄少见;肝脾肿大不多见。

化验:周围血象:白细胞多正常,约1/4病例超过10000/立方毫米,血小板一般下降,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尿常规:蛋白尿多见,并发肾炎时可出现红、白细胞及颗粒管型等;血清免疫学试验:外斐氏试验有高滴定效价(1:320以上),补结试验其补结抗体最早在病后一周内即可在血清中出现有意义的效价(1:40),立克次体凝集试验有约85%病例呈阳性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大于1:100的效价为阳性;其他,有脑膜刺激征者作脑脊液检查,压力一般稍高,液澄清,白细胞可增至20-50/立方毫米,蛋白质稍多,糖定量多正常,心电图可显示心肌损害的变化。

并发症:支气管炎;中耳炎;腮腺炎;心内膜炎、脑膜脑炎等

治疗:1、一般治疗:口腔护理和更换体位,以防止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供应足够水分。2、对症治疗:剧烈头痛和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给予止痛剂和镇痛剂,心功不全时用强心剂,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伴低血容量者可考虑补充右旋糖酐、血浆等,并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有继发细菌感染者,给予适宜的抗菌药物。3、病原治疗:氯霉素和四环素对本病具特效,服药后12-48小时病情即有明显好转,毒血症状和头痛迅速改善或消失,食欲增进,体温于24-96小时内降至正常,皮疹于体温正常后数日消退。用法:氯霉素和四环素的剂量成人每日1.5-2.0g,分3-4次口服,热退后1-2天即可停药,疗程3-6天

,不能口服者改为静脉滴注,成人每日量不宜超过1.5g,能进食时即改口服。强力霉素可代替氯霉素和四环素等,每日成人量为200mg,2次分服,疗程同上。

地方性斑疹伤寒:

其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无流行性斑疹伤寒既往史,有地方性或散发性,夏秋起病,传媒为鼠蚤,病情较轻,皮疹极少呈出血性,病死率很低。

其治疗同流行性斑疹伤寒。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