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9日-13日,傳統民間音樂傳承人、獨立音樂人者來女受邀參加在葡萄牙由歐洲中國音樂研究中心CHIME舉辦的第24屆國際會議以及第6屆中國民樂與樂器研討會,獨立音樂人者來女作為中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整理者與演唱者,用精彩的人聲與民歌融合藝術演出表演,生動展示了中國西部大地的傳統民歌風貌。

在第24屆國際會議以及第6屆中國民樂與樂器研討會中,獨立音樂人者來女作為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代表參與了會議專題小組發言與討論,與世界各地參會者分享了中國傳統的民歌藝術以及在傳承與傳播中的變化,並在「Music manuscripts, instruments and songs in China – the adaptations of transmission」(音樂寫本,樂器以及歌曲在中國-在傳承中的改變)專題小組發言中,以裕固族民歌為中心,介紹了她本人(者來女)在收集民歌時的田野工作,引起了參會者濃厚的興趣。

會議中音樂人者來女向參會者展示了不同類型的裕固族民歌以及傳承方式,並以甘肅裕固族民歌為例,講述了勞動生活場景中的音樂韻律所代表的那邊土地中的人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從 「人聲作為樂器」的角度講述如何從田野音樂工作中攝取傳統音樂的精神,以及在這個傳承創新的過程中,如何用中國傳統音樂語言風格來制作旋律,讓參會的國際專家學者產生了高度的關註。

5月13日音樂人者來女作為受邀表演嘉賓現場演唱了甘肅土族的花兒《陰陽令》、甘肅臨夏花兒《三泡臺》、西南地區的《好花紅》等傳統民歌,並與幾位國際專家學者一起現場完成甘肅涼州非遺開篇詞《賢孝》、西裕固族《拉駱駝的歌》東裕固族《刷毛氈》等音樂作品,她用人聲藝術以及創作中所使用的民族樂器展示了中國河西地區民歌,為在場專家學者帶來了一場精彩的人聲與民歌融合藝術演出震撼全場。同時也為中國民間傳統音樂傳承傳播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
歐洲CHIME研究中心從1990年開始便致力於中國音樂與樂器的研究。同時,通過提供研究的平臺和討論的空間,集合了在音樂學,民族音樂學,人類學以及漢學等多個不同領域的學者和研究視角。

者來女,獨立音樂人,傳統民間音樂傳承人,河西走廊的世界音樂歌者,來自中國甘肅,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多年來致力於人聲演唱技巧的研究與實踐,並搜集整理中國西部河西地區的傳統民歌,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當代語境的藝術創作。先後發行專輯《古老的語言》、《思無邪》,單曲《俠客行》、《樓蘭》等多首原創音樂作品。曾擔任大忘杠樂隊女人聲進行世界各地巡演,參與北京杭蓋音樂節;丹麥 Roskilde音樂節;英國 BBC WOMAD音樂節;瑞典 Urkult音樂節;葡萄牙SINES音樂節等國內外知名音樂節演出。與磊落組合常年合作女人聲,參與單曲《雲和詠嘆》錄制,並多次參與樂隊全國巡演。